工程爛尾拖延改善路面

工程爛尾拖延改善路面

為配合元朗牛潭尾排水管工程,渠務署一年前將元朗錦綉花園錦綉大道一段馬路改為拱形設計,居民出入儼如坐過山車,非常危險,渠務署承諾改善路面,工程原定今年三月底完成,現時因承建商清盤,工程爛尾,改善路面工程迄今未動工,居民恐無了期拖延,甚感無助。

「政府動用咗我哋嘅私家地,又唔執手尾,留條咁危險嘅路畀我哋行,唔知拖到幾時至解決。」錦綉花園居民黃小姐不滿政府「冇手尾」,因渠務工程將一段錦綉大道改為三呎高拱形路面,居民開車出入有如坐過山車,十分危險。
渠務署為解決牛潭尾水患,年前開始在元朗建造一條排水渠,其中錦綉花園正門對開河道亦為排水渠工程一部份。
黃小姐稱,渠務署徵用錦綉大道部份路段方便施工,將原來平坦馬路改為「拱形」,當時渠務署解釋,是為確保一旦有洪水,不會從排水渠湧入兩旁民居和農地,排水渠兩邊道路有需要高於排水渠最高水位,加上需預留空間供安裝地下公用設施,故造出錦綉大道拱形道路設計。

平坦馬路改為「拱形」
黃小姐形容,該段高三呎拱形道路,行車「一上一落」十分危險,「每次駕車行過呢段路好似坐過山車咁,乘客如果冇抓緊,好容易會扭到條頸,老人家同細路最危險,而且每逢大雨就水浸,危害駕駛者安全。」就有關情況,居民於路面改成拱形後,已不斷向渠務署投訴,渠務署去年底承諾會將路面拱形斜坡高度盡量降低,預計今年三月完工。
可是有關改善工程不但未按時完成,事實上迄今仍未動工。黃小姐說,「咁拖法,都唔知拖到幾時。」她質疑渠務署當初只是「口輕輕」,敷衍了事,而且附近渠務工程亦停工多時,疑渠務署監工出問題。

商討轉讓合約施工
渠務署函覆本報查詢時承認,牛潭尾主要排水渠工程承建商因財政出現問題,於今年四月九日被高院頒令進行臨時清盤,所以工程暫時停工,渠務署已積極與臨時清盤人商討轉讓有關合約的可行性和細節,希望能盡快復工及完成餘下工程。於落實轉讓合約後,改善工程估計可於本月動工,今年底前完成,其他工程原定今年底完成,現時預計要到二○○五年初始能完成。
覆函稱,渠務署發現,自去年底開始,有關工程進度緩慢,已多次向承造商發出警告,並催促承建商增添資源,加快完工,可惜一直未能作出實質改善。(○五二六○三)

意見:應將合約條文收緊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指,近年接連有大型承建商清盤,致不少政府工程爛尾,令受有關工程影響的市民,受影響的時間延長;由於過去政府在處理此類事件時過份緩慢,往往在早期發現工程有問題時,也要待整項工程合約完結才可收回,重新招標,才再繼續施工。因此實有需要將合約條文收緊,加強監管,當遇上爛尾情況,應加速收回工程及重新招標的程序,減少影響。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