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讀者反客為主,向筆者推介股票,靈感衝擊是好事,筆者絕對歡迎。要小心近期是所謂「飛鏢市」,以擲飛鏢形式選股,勝算也十分高,千萬不要在時勢造英雄的環境下,過度高估自己的能力,否則隨時貪勝不知輸。
以基本因素為本選股,並不是必勝的保證,做了功課,頂多是對勝算及防守性有更加清晰的概念,在釐定投資策略,例如入市注碼時更加恰當而已。如果單看財務報表便可百發百中,專業會計師早已成為消失的行業,個個從業員都寧願去炒股票了。
有些人喜歡炫耀自己在低價看中一隻股票的威水史,筆者在這方面也有代表作,但坦白講這是十分講求運氣的事情,尤其在香港,股票投資者角色相當被動,就算一間上市公司擁有一盤好的生意,掌舵人立心不良,股價甚至可能仍是要跌,四五倍PE又有增長潛力都算貴,因為衡量股票價格,風險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且筆者所處的位置,是與個別投資者不同,近期收到一些輸打贏要的投訴後,令筆者了解太多人不明白風險與回報的關係。
作為基金經理,筆者願意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調控注碼去冒險;可是作為股評人,如此做法還是可免則免,不是珍惜羽翼,而是不再希望讀者因為筆者的關係,錯誤將一些高風險股份當成安全而已。
其實投資各師各法,有些投資名家甚至只研究創出新高的股票,因為動力澎湃,可能有基本因素上或者投資者觀念上的轉變。
高追看似蝕章,實際上卻是節省收成時間,更加有效率的出擊方法。筆者近日部份賴以追數的股份,也是從這個高處未算高的角度出發,算是有少許變招。不過關鍵還是基本因素,心目中計一個價錢,又或者以其他股份的股價引伸出一個價錢,在突破後尚有水位的話,便不怕追入。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