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查詢 每次150元<br>信貸資料庫8月運作

私人查詢 每次150元
信貸資料庫8月運作

【本報訊】根據正面信貸資料庫出台而修訂的《個人信貸資料實務守則》,今天生效,銀行界從此可以參考市民的信貸往績再審批。信貸資料機構環聯資訊總裁袁嘉暉說,該公司本月起會開始向金融機構收集資料,預料8月初可讓金融機構共享,普羅市民也可以每次150元,向該公司查閱其個人信貸資料,若因申請貸款失敗而查閱,則免收費。

袁嘉暉說:「若一個消費者因為被銀行拒絕借錢而索取報告,我們會免費提供其個人信貸報告;但若市民因關心個人的信貸紀錄,我們會以原定收費提供報告。」目前,提供負面信貸資料報告每份150元。

借貸被拒 免費查閱
他解釋收費是彌補經營成本,公司不會靠此等報告賺錢;至於會否以更優惠價格提供定期信貸報告,仍在研究中。若要減價,唯一方法是降低這方面的營運成本,正研究能否透過互聯網提供報告減低成本,但必須能確定索閱人的身份,以保證資料不會外洩予第三者,考慮的方案有二:一是採用外國流行,在報告內隨意選出數項資料,要對方講出作確認;二是採用數碼身份證作認證。
正面信貸資料庫所收集的資料,包括個人資料、所有信貸(除樓按外)資料、被人查詢經驗及次數的法庭紀錄。他指出,一般而言,銀行可在資料庫中得到查詢對象的個人信貸狀況,如信用卡數目及總信貸額、每月未償還金額、資料被查閱次數等,但信用卡發行機構、誰曾查閱資料,則只有當事人才有權查詢。
 
保密資料 慎選會員
至於保障資料不外洩的問題,他說除非有電腦資料洩漏,或內部員工把資料洩漏,否則正面信貸資料仍會保密。他強調該公司已經營20多年,極注重形象,在這方面的管理相當嚴格,例如會小心選擇會員,確保會員不會把資料外洩,而在本港1000多家的放債公司中,該公司只接受80家作為會員,未來也會保持此政策;更建議會員每月更改使用密碼,以保障資料得到保密。
袁嘉暉說,正面信貸資料庫的籌備工作已大致完成,本月起會開始收集資料,但不希望太早共用資料,以免產生不公平問題,因此該公司計劃到8月初,才開始讓金融機構共享正面信貸資料,他相信,屆時大部份銀行都已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