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壟斷標本耽誤疫情

廣東壟斷標本耽誤疫情

內地非典型肺炎爆發初期,廣東是疫情最嚴重的地方,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兩名病毒研究專家,為盡快對沙士病毒進行研究,火速到廣東採集樣本,豈料卻受到當地醫院重重阻撓。軍方因此批評,廣東對病毒標本的科研壟斷,貽誤了對病毒研究的先機。
內地《財經時報》報道,廣州市政府今年二月十一日首次公開對外宣布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廣東部份地區蔓延後,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全軍疾病控制中心負責人曹務春與微生物檢驗研究中心主任祝慶餘,翌日就接獲指令,要他們一同前往廣州採集病毒樣本,盡快展開疫情研究。

僅提供口水作化驗
由於軍隊科研項目要經過嚴格的申請及審批手續,按常規要研究沙士,仍須先申報項目,待批准後才能獲發研究經費。但軍方兩名專家為不失時效,便先持介紹信到廣東採集非典型肺炎的病毒樣本。
兩名專家在廣東採集沙士病毒樣本時受到層層封鎖,在有接收沙士病人的醫院裏,他們沒法循正規手續取得樣本。幾經輾轉,好不容易才有部門答應提供樣本,但當他們拿到樣本後才發現,樣本並沒有他們需要的病人血清、肺組織樣本及分泌物等,他們所拿到的只有一點點的口水而已。

應急機制的大教訓
兩名專家於是隱藏了軍方科研人員的身份,開始私下活動,最後通過私人關係才取得所需的樣本。二月十五日夜晚,兩名專家攜帶着病毒標本,從廣東飛返北京,直奔實驗室。
對於採集標本過程中的種種艱辛,軍事醫學科學院對外一直三緘其口。
一些知情人士私下表示,事實上,這種對病毒標本、區域科學研究的壟斷,在一定程度上貽誤了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研究,這對中國科研應急機制是一個大教訓。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