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事與人篇 - 李怡

李怡專欄:事與人篇 - 李怡

周末絮語

董伯委任在抗疫中備受質疑的楊永強,擔任檢討當局處理疫潮表現的專家委員會主席。董伯再次強調「對事不對人」。議員批評楊永強有「自己查自己」之嫌。楊以強硬語氣說:「不是我做誰做呢?」
其他人做,都無可避免地涉及到「人」,而只有「由自己查自己」的人做,才可以真正做到「對事不對人」。也就是做錯的人不須負責。不過若是這樣,「事」又怎能得到改善呢?

董伯又委任何志平,成立一個委員會,收集各界意見,永誌香港人在這次疫潮中的高尚精神。有人建議立紀念碑,紀念死難者特別是捨身救人的醫護人員。
有岳飛墓,也應有秦檜像,誰的決策錯誤或延誤,導致二百多市民特別是醫護人員死亡?不妨考慮也立董檜、楊檜之像。

董伯拍板,擱置添馬艦建政府總部計劃半年。
添馬艦為中區地王。從九七年七月計劃拍賣開始,董伯的猶豫,舉棋不定,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不但使地王身價大貶,也使地王命運坎坷。地王尚且如此,其他「地仔」、「地孫」的命運就甭提了。


一群學者發現,左派學校漢華中學將六十七份學生以二十三條為題的作文,當作支持立法的意見書交給保安局。保安局也照單全收,編進《意見滙編》。漢華中學校長承認有此事。
中學生,尤其是左派中學生的作文,相信很適合保安局的思維水平。大律師、資深大律師、時事評論人的意見,對保安局來說,就太高深了,因此大部份略去。

最新民意調查,與三月份比,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及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的市民評分均大跌。楊從第四位跌至第十位。
在董伯的問責制下,民望下跌是可獲董伯重用的條件。但他二人的民意評分仍略比董伯高,若能在董伯之下,就可獲董伯稱讚具「高尚情操」矣。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何劍鋒在與台灣專家舉行視像會議時承認,早在去年一月廣東已發生非典型肺炎,從去年一月至今年二月,有八百六十五宗病例符合非典型肺炎定義。
一年多都無風無浪,誰管中國老百姓的死活!對中共官僚來說,他們最恨的相信是香港、多倫多、越南、新加坡「多事」,硬要搞個「非典型肺炎」出來。廣州市副市長李卓彬不是一周前才說嗎?廣州「學校不停課,工廠不停產,市場不關門,機關照上班,到處車流滾滾,人流熙熙攘攘」。死幾百甚至幾千個老百姓,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