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非典型肺炎三月中在香港爆發,香港中文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談兆麟最初以為致病的是副黏液病毒;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隨即否定這說法,指出真兇是冠狀病毒。他一下子聲譽鵲起,成為香港抗疫先驅。
但袁國勇原來早在二月已開始研究非典型肺炎。原來他早就去了廣州取得病毒樣品,廣州市呼吸研究所所長鍾南山也早已把廣州疫情之可怕一一告訴了他,只是他回港後一一秘而不宣,甚至疫情傳來之後,中大把病毒資料都上網公開,港大研究人員卻還對中大同事說:「我們未有研究。」
於是他們出其不意的研究成果轟動全球。袁國勇還表明:「冠狀病毒是港大發現的,我們會申請專利。」他向世界宣示的除了冠狀病毒,其實還有港大醫學院的醫德。不和同業聯手抗疫的醫德。
從前,孔子教學一無隱私。他兒子伯魚所學,跟一般學生無異。有學生曾經問伯魚:「子亦有異聞乎?」伯魚說:「未也。」這兩個字很簡單,但今天有些大學教授一輩子都不會明白(《論語.季氏》)。
他們更不可能明白東漢大儒鄭玄的故事。鄭玄精通《左傳》,着手作注,還未成篇。有一天,他在客店聽到外面有人談《左傳》,原來那人也致力作注。鄭玄發覺他見解精到,和己意吻合,不禁大喜,就把已作的注釋都送給他,說:「吾久欲注,尚未了。聽君向言,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注與君。」那人名叫服虔。他參考了鄭玄研究心得,寫成《左傳》服氏注,名揚天下(《世說新語.文學》)。
當年鄭玄聚徒講學,學生數以千計,官方特別為他成立鄭公鄉,以旌盛德;今天袁國勇也講學,也獲董建華政府器重,發表冠狀病毒研究後即出任食物及環境衞生諮詢委員會主席。可是,古今兩位教授相差太遠了。
肺炎疫病襲港以來,「香港人團結」、「香港人有情」、「香港醫生護士品格崇高捨生救人」等等美麗的話,天天都在傳媒上看到聽到。這些話有多少是真的,我不能說。我只能說近來見過很多大小袁國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