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縮揮之不去,目前不少經濟學者正以日本為研究對象,看看類似日本的通縮情況會否出現在其他國家,以現時的經濟狀況來衡量,德國大有機會步日本後塵。至於全球最大經濟體系兼「火車頭」的美國,儘管財金官員表面仍裝作若無其事,格老更大派定心丸,可是擔憂之情,溢於言表。不是嗎?他老人家早前在國會聽證會向參眾兩院聯合委員會作證時已暗示有通縮風險,但因聯儲局諸君未曾試過有應付通縮的經驗,所以將會投入多些資源仔細研究,並密切注視事態發展和掌握多些經濟數據,若有任何風吹草動,不排除會採取適當行動阻止通縮的降臨。
人們聽了這番言論可能不以為意或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可是見到格老毫不避忌地破例開口大罵,指摘日本對付通縮之無能,相信應會意識到其嚴重性。不過美國金融政策較具彈性,筆者仍堅信陷入通縮的可能性不大。
至於德國,5月份通脹率降至0.7%,是自1999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經濟又連續兩季倒退,衰退迹象日漸明顯,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提出警告謂,德國有通縮風險,加上經濟疲弱,將拖累整個歐元區云云,實在已響起警號。
事實上德國經濟早已呈倒退迹象,去年整體零售銷售下跌2.5%,今年亦不見有任何反彈,據報德國消費市場因大部份消費者心理預期明天會更「平」而呈現萎縮,為招徠,零售商更爭相「割引」,這樣更嚇怕消費者從而進一步採取waitandsee態度,兼且失業率高企、稅又重,不出現賤物鬥窮人才怪?陷入通縮大有可能。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