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低迷,私有化個案大量增加,單是這個月,就有7宗之多,相信下個月仍陸續會出現,因此,小股民已掀起一股尋寶熱,希望買中私有化股。
在數以百計的股票中尋找私有化股,的確很難,但基本上一個最重要的條件是該股的實際淨資產值遠遠超過股價。本周日前,見到《蘋果日報》財經版製作了一個表,內有51家市值較資產淨值會大幅折讓的上市股份,不過,如果只是這麼簡單,那就太容易。讀者們不能只看表面的資產淨值,得深入了解這些資產淨值來自何物、何值;是在甚麼時候做的估價;有沒有包括實際上一無所有的所謂商譽資產,即無形資產,這類無形資產的估價往往很主觀,作不得準。因此,最理想是先扣除這些無形資產,然後是有形資產的資產重估,要留意他們的估價日期,如果是房地產的話,不要忘了打個折扣,因為過去6年,房地產貶值額高達7成,打折的方法可以參考中原城市指數。
深水埗電腦節昨日開幕,又是人山人海,盛況不遜往年,看來香港的本土消費已經從沙士陰影中走出來了。但是,這也只限於本土消費,海外旅客恐怕還得等好長的一段時間才會來香港,世衞解除旅遊警告只能加強香港人上街消費的信心,但要海外旅客來香港,還得等香港完全沒有沙士病人才行。這個世界這麼大,可以遊玩的地方這麼多,為甚麼一定得來香港旅遊?
因此,你手上若有酒店股,應該趁近日股價反彈賣掉。酒店股是所有旅遊股中最難復甦的,零售股少了旅客光顧,還可依靠本土消費,但香港人人有屋子住,多少人真想到酒店睡覺?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