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華人(655,前名「華銀控股」)前日舉行股東年會,董事表示暫無私有化計劃。華人現價0.82元,有一顧價值。
■華人於01年11月出售華人銀行後,成為以持有現金為主的公司,去年以1.85億元收購澳門富利銀行85%,對方資產亦屬與現金無異。
02年底,華人屬於現金性質的主要資產是:1存款證10億元;2銀行存款8.34億元;3客戶向華人借款及結餘共3.69億元;4債券類有期資產3.55億元;5長短期股票投資共2.99億元。5項高度流動性質的資產共28.57億元(公司董事前日指手持現金18億元,應是指上述1與2,不計其他)。華人借貸,僅2100萬元,微不足道。每股現金值2.11元,是股價的2.6倍。去年底每股帳面值2.06元,股價折讓60%。
■大股東力寶華潤(156,市值9.85億元)本月中兩度增持華人共2646萬股(每股成本0.698元),持股量由71.3%增至73.3%。華人本身,4月起亦曾小量回購。華人股價忽然急升,由0.70元升上0.93元,始於大股東增持,惹來私有化憧憬。
■華人董事表示暫無私有化計劃。將來發展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但假如我是話事人,我會這樣做:1大股東由市場增購至75%,估計動用2千萬元;2出價按資產淨值折讓50%(純粹假設)收購25%街貨,即每股1.03元,動用現金3.48億元。假若成事,總共動用現金3.68億元,額外增持26.7%華人股份(3.61億股),而這些股份代表現金資產7.62億元,減去收購所用現金3.68億元,實際等於空手套利近4億元,每股力寶華潤的資產淨值,因此會增加4.5仙(相等於力寶本身股價高達45%)。
●大股東私有化華人,對大股東與小股東皆屬有利。只是,大股東的想法往往與小股東的想法往往不同。華銀在0.80元邊緣有投機價值,目標價不宜訂得太高,以現金值5折計算,即1.05元。留意大股東有無再增持或公司本身回購行動。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