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得Fun:<br>我們站起來了!

香港有得Fun:
我們站起來了!

Theroadislong
Withmanyawindingturn
Thatleadsustowhoknowswhere
Whoknowswhere
ButI'mstrong
Strongenoughtocarryhim
Heain'theavy,he'smybrother
Soonwego
…………
中、港、台的人民,無論是那群見死不救,一發現有非典便開溜的爛醫護人員;或是像劉永佳、謝婉雯、鄧美香、劉錦蓉般遺愛人間,都是我的兄弟姊妹。我選擇了一條充滿迷霧的小徑,作為自己尋求改變的路,信心是沒有,倒以平常心視之,成固可喜,敗亦欣然。中國、香港、台灣何嘗不是走到歷史重要時刻,未來的路怎麼走下去,關乎下數個世代的榮枯,這一切並不靠命運,更非掌握在那些狗官手裏,而是人民自己的抉擇。六月四日的晚上,會看到你們嗎?
撰文:仰止
攝影:陳智良、陳盛臣
插圖:Pan

是愛心?是商品?
《WeShallOvercome》──群星
雜錦碟逆市大賣,每張都「愛心爆棚」,錢都袋到唱片公司的袋裏去。這個社會,勵志,愛心都是賺錢本錢,沒啥不好,像我這些死腦袋社會主義佬慨歎一番,可以吧?!《WeShallOvercome》這張雜錦碟據說每賣一張,唱片公司便捐出十元給「茁壯行動」,而且還附送近日天天都聽到的香港群星合唱,非常勵志的《心連心全城抗炎大行動主題曲》CD一張。典型的愛心大合唱,在非常時期確可令人從絕望中燃起點點鬥志。主角是張全英文歌選集,竟然不是一些大熱流行曲,顯示了負責揀歌的黃志淙音樂上的博學。PeteSeeger的主題曲《WeShallOvercome》必不可少;DavidBowie以普通話唱出的《剎那天地》,林夕的歌詞有點玄,卻是傑作;伴我成長Hollies的《Heain'theavy,he'smybrother》聽得我異常感慨;還有口技一流,穿梭於爵士與古典之間的BobbyMcFerrin;重金屬老祖宗DeepPurple最少rock味的歌……每一首都是那隊樂隊,那位歌手最出色的作品之一。中間穿插了香港各界對非典時期的感想片段,你說是勵志,我覺得隱然有反諷意味,見仁見智,單是只作為歷史見證都要買!

優先場必看電影:
《美國黐Gun檔案》(BowlingforColumbine)
二十一世紀真偉大,像面照妖鏡,管是黃白黑甚麼人種,甚麼宗教信仰,甚麼階級,全都原形畢露。布殊發動戰爭,強佔別人土地,現在和英國聯手分肥。資本帝國主義惡晒!《美國黐Gun檔案》是我所看過的記錄片中娛樂性最豐富的,兩個小時既看到殘酷的校園槍殺案;看到製作人米高摩亞帶着槍擊案受害人,迫令大型百貨公司以後不再售賣子彈;看到米高不斷質問愛槍如命的查爾登希士頓,使他匆匆逃去;看到美國佬在世界幹下多少殘殺別國平民的恐怖活動……米高摩亞便是那個在奧斯卡頒獎禮上大罵布殊的人,他認為美國每年比其他國家有多於一萬宗的槍擊案,原因不在於擁有多少槍械,而是政客和大商家不斷向人民灌輸恐懼意識,幾十年下來,美國人個個都有被迫害妄想症。影片拍得十分緊湊,絕無冷場,發人深省。但我們換一個角度看,米高摩亞拍得也很煽情,部份場面刻意堆砌出來的傷感和深度,完全是美式電影拍攝手法,米高到底也是美國人,他也在向我們灌輸恐懼意識呀!

大人睇細路:
《六樓后座》
黃真真有料到!《六樓后座》似乎另類的題材,充滿可觀的商業元素。食屎的約定,和盧巧音幻想怎樣被兩個猛男追求的片段,令我想到王晶。六個青年男女合租一間舊屋,每天晚上玩「誠實與大膽」的遊戲,熱鬧好玩。每一個角色都經歷了友情、愛情、理想幻滅的衝擊,黃真真真是揮灑自如。問題出在杜麗莎這個母親的出現,大唱懷舊歌曲,是近年香港「想到當年有多好」的懷舊熱潮反照。林嘉欣的角色暗戀一個只聽到其聲音,不見其面的人,到最後林能夠出版一本書,書中的序竟是這個叫Jason的傢伙所寫,內容好像說年青是甚麼,諸如此類,廢話連篇。總覺得香港的成年人從來沒給予年輕人真正的自由,像《六樓后座》那群年輕人的所作所為,最後還是由中老年人來肯定(唱歌和寫序的內在含意),編導不只沒有為年輕人終於要拋棄夢想而接受成人世界的制約而慨歎,反而向觀眾宣示了年輕人的夢想只是成長的一個階段,到最後還是要回到現實成人世界的!S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