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建紀念碑悼病逝者

政府擬建紀念碑悼病逝者

【本報訊】為讓港人和下一代銘記今次世紀疫潮,政府將選定地點豎立紀念碑,提醒市民公眾健康和公共衞生的重要,並會在今後每年舉行紀念活動,追悼疫潮中捨身救人和不幸病逝的受害者。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又將領導一個委員會,研究永誌今次「集體回憶」的方式。
特首董建華昨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由何志平成立一個委員會,收集各界意見,以找出最合適的方式,永誌香港全體市民在今次疫潮中表現出的高尚精神,以及全體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當局將在本星期內宣布成員名單,並在下月內向特首提交報告。

刻上死者姓名
民政事務局局長新聞秘書謝祥興表示,委員會將由文化界、學術界、建築界、醫學界及地區人士組成,主要工作是研究如何永誌今次疫潮這個「城市集體回憶」,但目前未有具體構思。
不過,社會對如何紀念疫潮意見紛紜。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麥國風贊成,可設紀念碑或博物館紀念今次疫潮,可讓市民日後對事件有所警惕,並可考慮在紀念碑上刻上死難者姓名,讓市民致悼。
淘大花園業主會主席葉興國則認為,政府可就事件作歷史紀錄,例如刊載在年報或在博物館中介紹事件,但希望政府低調處理紀念活動,以免「勾起死者家屬的傷心事」。

應先調查事件
他相信,死難者家屬未必同意當局將死者的名字刻在紀念碑上,其他的淘大花園居民也想盡快淡忘事件,不會高調參與紀念活動。淘大E座居民曾先生也說:「呢啲唔係開心嘅嘢,紀念嚟做咩?」
文化評論人胡恩威也認為,當務之急並非研究如何紀念疫潮,而是由獨立人士調查事件,找出真相。
他批評:「嗰二百幾人究竟點死?搵出呢啲事實,先好講紀念。」又謂:「對番佢哋(死者)負責,更加重要。」他指出,美國在九一一事件後,也先調查事件,才談紀念方式,否則只會淪為歌功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