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洲珊瑚被移 新娘潭嘈過酒樓<br>疫潮下港人郊遊熱影響生態

東平洲珊瑚被移 新娘潭嘈過酒樓
疫潮下港人郊遊熱影響生態

一場非典型肺炎令不少港人跑到郊外,攀山涉水盡興遊樂,以求呼吸新鮮空氣。但郊野生態面對絡繹不絕的人群,已幾近捱不住,漁農自然護理署最近更發現近年成為徒手潛水熱點的東平洲,疑有人玩得興起,連珊瑚也被搬移。保育人士對港人突然如此熱愛郊遊感到憂慮,擔心郊野不勝負荷,影響自然生態。

加強監察巡查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近期在東平洲東北水域巡邏時,發現兩枚腦狀珊瑚傾側,即時已移正,暫未發現其他珊瑚被移動。至於珊瑚移位是否與近日太多人出海活動有關,漁護署沒有正面回應,只強調十分關注該水域的珊瑚情況,並會與水警合力加強監察及進行突擊巡查。
漁護署指出,到郊野公園或海岸公園遊玩的市民,未經許可不能捕魚、釣魚、捕獵或收集野生動植物。今年一至四月職員在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共發出超過一千四百七十次口頭警告,去年一月至今年四月為止,已有七百二十八人被檢控,主要涉及的事項包括亂拋垃圾、非法釣魚、採捕海洋生物等。
漁護署稍後會推出小冊子提醒市民出海活動應該注意的事項,包括提醒市民不要站在珊瑚上、不要觸摸、更不要拾走珊瑚;不要在珊瑚區進行潛水訓練;不要踐踏近岸的珊瑚等。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環境保護主任胡麗恩大歎,連珊瑚也遭殃,情況令人憂慮。她表示,市民到郊野,卻不懂得愛護環境,隨意拾走珊瑚,又把都市的噪音帶到郊野。她強調最近曾到大埔新娘潭,發現該處人頭湧湧外,聲浪「重嘈過酒樓」。

導遊培訓不足
她又提到不少旅行社舉辦一日遊,但導遊的培訓不足,例如導遊會向遊人稱,「小白鷺大咗就變成大白鷺」,但二者其實是兩種不同的鳥類。
胡麗恩擔心,大量的遊人湧到郊區,令珊瑚出現傾側,長此下去更會影響各類生物的棲息,趕走雀鳥。她認為政府應訂定守則,讓市民和自然界可一起共享郊野。
記者:謝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