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潤創業(291)公布首季純利只微升1.2%,內地超市業務表現更較預期差。分析員認為,基於行業競爭激烈及開辦費用高昂,該公司執行零售策略的風險偏高,加上第二季業績受非典型肺炎影響更顯著,荷銀、荷蘭國際及大和等證券行均調低華創全年純利預測4.8至8%,後二者更將其評級降至「出售」及「跑輸大市」,荷銀及荷蘭國際將目標價下調至7.42及6.03元。華創股價昨跌3.6%至6.7元。
華創首季為7家超市列支800萬元一次性開辦費用,為收購蘇果超市作出500萬元商譽撥備,令超市業務首季淨虧損600萬元。由於競爭激烈,期內個別超市營業額較去年同期跌5至10%,決定放慢長三角及珠三角發展步伐,將原先計劃減半,動用發展資金減至5億元,只開設30至40間新超市。美林預期,該公司今年為新超市列支的一次性開辦費用將達5000萬元。
另外,華創計劃今年內削減超市中層管理人員2000至3000人,雖會出現一定裁員費用,但明年可節省5000萬元支出。
管理層說自爆發非典後,除中藝及華潤百貨生意下跌六七成,北京的時裝連鎖店亦跌七成。至於首季出現1500萬元虧損的3家新收購啤酒廠,預期當中的北京廠要較長時間扭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