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創業(291)首季業績雖微升,但各項業務表現參差,尤其是主要發展的零售業出現虧損,股價在反彈中已受到壓力。
今年3月止的第一季,華創盈利2.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0萬元,增幅為1.2%。
主要發展的零售業務,超市營業額增98%,是去年收購華潤萬佳所帶來,期內關閉3店增設7新店,現有460間,去年底為456間,儘管香港SARS疫情有利於超市經營,而競爭依然激烈,錄得未計總部利息前(下同)虧損1850萬元,去年同期則獲利550萬元。
去年9月收購的蘇果超市39.25%,提供利潤450萬元,時尚產品在調整業務,以高折扣將結業貨品促銷,錄得虧損330萬元,上年同期有盈利200萬元,香港結束兩間百貨店後,加上SARS刺激藥物銷售,盈利激增61.9%至600萬元,整體零售仍虧損1582萬元,上年同期則有盈利2321萬元。
飲品是另一項虧損業務,仍在將收購的啤酒廠融入現存業務,未產生協同效益,啤酒銷售量增15.4%,營業額只增9.7%,反映價格仍在大跌,加上並非旺季,淨虧損由10萬元增至1580萬元。
石油及化學品銷售增48%,淨利潤增32%,航空油及燃料油毛利增加,加油站毛利則下跌,化工品需求增,利潤增44%。食品加工及經銷淨利潤增16%,主要受惠於水產的捕撈量增加30%,加工業務也有好進展。
紡織業務全季經營,上年同期只經營兩個月,提供淨利潤3580萬元,按比例計仍增2倍,部份增長來自棉花價格上升。物業淨利減7.5%,受遞延稅項影響,投資及其他業務利潤無大變化。
季度結算為3月,SARS的影響仍未完全反映,包括零售及飲品,雖然藥物銷售增加,未能抵銷百貨的銷售減少,國內超市管理層改變,受市道影響,發展策略亦計劃放緩,原定增設超市60-70間,已縮減為30-40間,反映管理層仍未能掌握超市的經營策略,以致放緩發展步伐。
華創近期雖有不俗的反彈,是跟隨市勢,股價也是太殘,但升至現水平7元已受阻,昨回至6.7元,雖然低位5.7元已出現,相信後市仍有反覆,現價不追,只宜候低炒上落。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