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河北疫情轉好

無國界醫生:河北疫情轉好

【本報訊】曾協助越南防治沙士疫情的無國界醫生,目前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協助培訓當地醫護人員防疫。參與該計劃的成員表示,河北的醫療人員對沙士認識不足,也沒有經常洗手的衞生習慣,一些高度污染的醫療用品亦隨處亂掉,但奇怪的是,當地的醫護人員竟「零感染」。

驚訝醫護「零感染」
無國界醫生本月初應河北省張家口市衞生局邀請,派出一隊醫療隊到當地兩家被用作收治非典病人的傳染病醫院,協助培訓五百名醫護人員,以及贈送一批防護物資。
參與計劃的三十歲挪威籍護士黑格在當地逗留兩星期,前日返港。她表示,河北省現時的疫情已過高峯期,並非想像中那麼差。最奇怪的是,她接觸的兩家醫院的醫護人員,使用的保護袍及口罩普遍質素不佳,而且醫護人員對非典型肺炎認識相當貧乏,也沒有經常洗手的衞生習慣,卻能做到「零感染」。
黑格稱,當地醫護人員配戴的棉質口罩有十二層過濾棉紗,不能防水或防飛沫。他們在病房工作或接觸病人後,亦很少洗手,每天都是在下班離時才洗一次手。另外,他們一離開病房就會隨手將脫下的保護袍、口罩及手套,扔在走廊,很少把這些高度污染的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理。

指港醫院運作僵化
無國界醫生的中國非典型肺炎項目主管達思表示,河北省的防疫其實也有一些可取的地方。例如,當地醫院的醫護人員連續工作兩星期後,需要再隔離兩星期,才可以回家休息一星期。
他說:「世界上沒有任何醫療系統是完美的,越南、香港和河北,各自有各的問題,香港醫院十分先進,醫療系統一流,但運作卻十分僵化,一樣有醫護人員感染;越南和河北有些相似,同樣落後,卻因為醫院內沒有空調系統,窗戶保持開放,減少了病毒經由空氣傳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