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通訊的老同學二十年前移居去了加拿大,前些日子拿到了她的電話號碼,這才聯絡上。
敍舊之時,說起各自的孩子,原來她有一個女兒,跟我女兒差不多大。但不幸的是,她女兒有先天性糖尿病,從小受病魔折磨,從未與針藥斷過關係。
原來糖尿病分一型和二型,一型為先天性,二型為後天性。後天得了糖尿病,還可以靠注意飲食和多做運動增強體質來減輕病情,但一型患者,就只有靠針藥,才能控制病情。
像我同學的女兒,每天得驗四次血,從小學開始,小小的人兒已經會自己替自己驗血,如果驗血機上的數據一高,還會自己替自己打針。無論到哪裏,一部小巧的驗血機和針藥,都在她的背包裏。
老同學說女兒得了這樣一種看不到根治希望的病,全家人都過着提心吊膽的日子,雖然隨着時光的推移,她已將之認作生活的一部份,但每次看到女兒熟練地替自己驗血和打針,就有一種無語問蒼天的感覺。
想起寫這些,是因為看到一張「國際兒童及青少年繪畫比賽」的海報,這個比賽是專為患上糖尿病的青少年而設的,參加者,必須是年齡屆乎六至十七歲的小患者。我想,主辦機構的原意,應該是讓這些小患者知道社會上有許多叔叔阿姨都關心着他們,希望他們可以在病患之中,感到這一份關心的溫暖,同時也發揮自己的想像空間,畫出自己對人生的夢想。有興趣參加的小朋友,可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