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筆者不佩服謝醫生、劉永佳及鄧香美,但筆者對傳媒刻意為殉職的人英雄化,為他們的人生浪漫化、完美化,更進一步煽情化,實在反感,所以拒絕加入這類歌功頌德的活動。說穿了,中國人的文化,死人大過天,傳媒就大力製作這類故事,滿足大眾的心理。他們的死,是自願的嗎?事件背後,出了甚麼問題?那些醫管高層,也忙不及加入發死人財的行列,極為偽善,他們與迫士兵上戰場送死的邪惡政客,有何分別?傳媒不是批判踢爆這些人,竟是配合他們做秀。
請問,是否醫護當初拒絕工作,要先搞好自己裝備才救人,就是欠缺了高尚情操?哀其不幸之餘,筆者要提醒其他人不要效法他們的疏忽,更不要原諒間接迫死他們的人,不要放過藉歌頌他們企圖轉移視線的人。
記得當年充當執法人員的歲月,師兄教落,有危險的情況,千萬別冒險,疑犯遁去,可慢慢再追,別為電影的情節所誤導。你的責任只是完成工作,這才是專業精神,亦沒有一件案件的價值,比你的生命更重要,給你蓋國旗亦無用!(當時是英國旗)
二次大戰末期,日本發動神風敢死隊的自殺突擊,全軍全民一致推崇一去不回的戰士,被選中的青年無不勇敢以赴。後來的報道,原來出發前一夜,哭得枕頭全濕透。人性,本應如此。
想想,歌頌醫護,對醫護逃兵勇加譴責的人,背後隱藏了多少自私自利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