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擺脫世界衞生組織的旅遊警告後,旅遊業界積極構思救市措施,預計六月份旅遊業生意可恢復兩成。業界更建議,政府向所有經機場入境的旅客派發三百元消費現金券,可在任何食肆、零售商店、旅行社、的士等使用。廣東省的「香港遊」則已蓄勢待發,逾四千人已經報名,可由下星期起恢復來港。 記者:譚秀嫺、蔡元貴、徐岱靈、黎國強
【本報訊】代表旅遊界的立法會議員楊孝華表示,業界已經向政府建議,在機場向抵港的旅客每人派發三百元的消費券,旅客可憑券到任何一家商舖、乘搭的士等使用,但一定要在入境三日內使用,而一般來說,旅客在港的平均逗留時間為三日多。但政府則認為,必須考慮財政上能否負擔、是否有效及對市民是否公平。楊孝華昨日出席新城電台節目時指出,商戶在收到消費券後,可當作現金般直接存入銀行戶口,再由銀行向政府索取有關款項。
他表示,若能因而吸引一百萬名旅客,政府就要付出三億元,但旅客在港的消費卻可高達五十億元,所以消費券是「拋磚引玉」;而且所有旅客都有向政府交稅,包括八十元機場稅、入住酒店的百分之五稅款,另外航空公司代每名旅客向機場管理局繳交三十九元。
他又說,消費券更可配合「買一送一」或九折卡等,「做到個數好大都得」;再加上飛機票、酒店優惠,可以趕及在新加坡等其他地區推出優惠前,把旅客搶過來。但他也承認,消費券存在偽冒風險,也會造成行政負擔。
旅遊發展局原則上支持建議,發言人表示,消費券連同其他優惠,可加強香港的旅遊吸引力。旅遊業議會也歡迎建議,認為愈多「着數」,吸引旅客就愈多。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預計,如疫情再無惡化,香港整體旅遊可望在六月恢復兩成,七月更可恢復五成,但仍然「有排」才能完全恢復。
此外,廣東省今日公布恢復「港澳遊」的詳情,預料廣東省會先行解除省外旅遊禁令,其他省分則可能要等疫情更加穩定才會解禁,對本港旅遊更加有利。
旅遊業議會主席袁家齊表示,以往來港旅客一半來自廣東,相信一個月內即可回復舊觀。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主席梁耀霖更樂觀,認為六月來港的內地旅客比發生疫症前會多出兩至三成。
專責本港旅遊的廣東省中旅社副總經理史東雄說,上周五世衞撤銷旅遊警告後,每日報團參加「香港遊」的人數多達一百人,幾乎回復「沙士」前的六成,迄今累積報團人數逾四千人。他指出,旅行社已把每團人數由過往四十八人減至二十人以下,團費因而增加一至兩成不等,並會採取一系列預防措施,包括旅客必須填寫健康申報表、每天探熱、戴口罩及提供詳細的個人資料,以便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