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負面影響浮現

非典負面影響浮現

周八駿

SARS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漸地顯現。儘管今年四月中國內地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率同比仍然高達百分之八點九,但是比今年首季的同比增幅少了一個百分點。普遍預測是,今年第二季甚至第三季中國內地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率同比都可能下降一至二個百分點,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能否保持百分之七左右的實際增長率成了疑問。
然而,正如博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先生不久前在北京所說,中國內地經濟實際增長率若低於百分之七,則失業等社會問題便會浮現。換言之,力保今年百分之七經濟增長率成了中國政府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最大目標。明乎此,就會明白為何胡錦濤主席在不久前視察四川省時公開表示,「一手抓抗擊非典這一大事,一手抓經濟發展這一中心」是中國最高當局的戰略決策。

這一戰略決策要求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相應配合。於是,中國政府在去年底所確定的今年新增國債發行額就需要增加,亦即積極財政政策在量的把握上將更趨積極。於是,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頭兩個月尚且為去年底今年初M2貨幣供應量增加過快而擔憂,最近,卻明確調高今年全年M2貨幣供應量目標增長率兩個百分點,意味着穩健貨幣政策也朝着較為積極的方向傾斜。

放鬆財政貨幣政策
可以說,中國政府自從一九九三年實施宏觀調控以遏抑需求過熱以來,十年間還是第一次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放鬆。宏觀經濟政策配合這一重大調整本身,反映SARS給中國內地經濟造成何等嚴重的損害。
在消費物價指數及其他物價指數增幅均十分低的背景下,同時放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會導致通脹復燃。但是,諸如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和政府未來還本付息負擔過重等長期性問題卻會加劇。

因而,盡早控制疫情,盡早恢復被SARS打亂了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是盡可能減少經濟損失,進而盡量減輕宏觀經濟政策壓力的不二法門。
所以,中國最高司法機關就懲處傳播疫病的犯罪行為做了司法解釋,旨在以嚴刑來打擊和遏制疫病的人為傳播。所以,中國政府十分關切廣大農村的防疫和抗疫工作,採取措施以盡量避免或阻止疫病向缺醫少藥的農村擴散。SARS肆虐是一次突發性公共衞生危機,中國政府吸取教訓,成立應付突發性公共衞生危機的機構。這一切能否盡快平息疫情?二三個月便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