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在治療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方法上仍有不少爭議,而中醫藥的應用始終得不到太多的重視,中醫藥界對此表示遺憾,並將在本月中要求醫院管理局容許本地中醫師參與治療「沙士」病人,但該局仍未回覆。
香港中醫藥界抗炎行動小組召集人劉良接受訪問時解釋,服用中藥並無副作用,又可減低病人服用西藥的份量,從而進一步減輕西藥引起的副作用。至於染病的初期及中期,更加是採用中藥治療的最適當時機。據他了解,部份在深切治療部的病人在服用中藥後,病情都轉趨穩定。
劉良稱,為了利用中醫藥讓更多病人康復,小組於本月十二日與醫管局代表開會,並要求醫管局容許本地中醫師參與治療沙士病人。雖然現時已有三十名本地中醫師表示願意參與會診,但直至目前為止,醫管局仍未作出回覆。
對於醫管局遲遲未有讓中醫師參與治療沙士病人,劉良表示遺憾。他指出,當局較早前邀請兩名內地的中醫師來港,可說是突破,但現時在病人願意及主診醫生同意下,方可使用中醫藥,程序過於繁複。此外,劉良又建議沙士康復病人,飲用以花旗參、茨實、玉竹、薏米及瘦肉煲成的湯水,有健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