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鷹派總理沙龍的內閣周日經過六句鐘激辯,最後以十二票贊成、七票反對和四票棄權,正式通過美國提出的「路線圖」以巴和平方案。這是以色列首次承認巴勒斯坦人有權立國,為以巴和平進程帶來新希望。
「這是歷史性日子。」內閣部長利夫尼表示:「右翼執政聯盟不易作出這決定,或許這是希望的曙光。」
沙龍向閣員表明,必須通過「路線圖」才能使國家走出經濟衰退困境,「是時候向美國人說是,也是時候把這裏的土地由我們和巴人瓜分」。以利庫德集團為首的執政聯盟內,不少右翼成員都反對「路線圖」,只因不願得罪美國而被迫有保留地支持計劃。利庫德集團官員蘭多形容美國的保證「是糖衣山埃毒藥」。
按照「路線圖」的三階段計劃,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首階段要打擊武裝分子,到最後階段(二○○五年)可在西岸及加薩地帶立國。
但沙龍表示,巴勒斯坦國的領土只有現時西岸土地的一半,巴人永遠不要染指耶路撒冷;而以色列內閣周日也否決讓巴人難民回國,兩者都是和談最棘手問題。巴人對以色列通過「路線圖」表示審慎歡迎,要求以方無條件全面落實方案內容。
不管怎樣,這有助沙龍和巴人總理阿巴斯及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日內舉行三方峯會。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