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對於BB來說這個時候最辛苦,因為出汗出得多會引發各種皮膚病,其中尤以熱痱和尿布疹最常見,亦令媽咪最頭痛,如處理不當更會令皮膚出現紅腫及潰爛的情形。雖然如此,但其痊愈性很高,要預防亦很簡單,只要識得清潔及正確護理皮膚的方法,就可以將病發機會減到最低,各位媽咪要留意啦!
記者:黃婉冰
攝影:伍慶泉
ImageKid:天樂
ImageGirl:Carman (fromSunSpot)
鳴謝:強生媽媽大學堂註冊護士馬婉文
熱痱是夏天最常見的嬰兒皮膚病之一,很多時會發生在初生至五歲的幼兒身上。主要原因是由於嬰兒的汗腺還未完全發育完成,排汗功能未能發揮得很好,不能第一時間將汗排出體外。加上嬰兒的皮膚幼嫩且容易敏感,汗水令皮膚表層出現一粒粒白色的珍珠粒,這就是俗稱的「熱痱」,而「熱痱」一般都會出現在皺摺位如頸位、腋下、臉上或腳部的關節位上。
「夏天最容易有熱痱,但只要識得做好預防工夫,便可以將嬰兒出熱痱的機會減少,而且痊愈性頗高,只要有適當處理,父母毋須過份擔心。」註冊護士馬姑娘表示。今日就由佢教你六招預防熱痱的方法。
純棉質的衣服吸汗又透氣,適合小朋友穿着,而人造纖維和尼龍、有帽、有領的衣服,又或水手裝這些較焗身又多布的衫褲則應避免。對於身形略肥的嬰兒,最好給他們穿着無袖的衣服及短褲,且要將生熱痱的地方外露,讓皮膚透氣。
大熱天時,帶BB出街或出街後都要用嬰兒專用的濕紙巾,耐不耐就幫他們抹汗,特別是頸部、手腳的皺摺位和手指都要抹乾,令皮膚可以保持乾爽。
小朋友在睡覺時會特別多汗,所以可在沖涼後或睡覺前,替他們適量塗上一層薄薄的爽身粉。可塗在頸位及腋下皺摺位,可減低因過多汗而出熱痱的機會,但切記塗前要將BB身上的汗先抹乾。
BB大汗其中一個原因是熱,媽咪不妨幫BB沖涼降溫,這可減少痕癢的程度。但要留意水溫不能過高或過冷,水溫最好在攝氏36至38度,夏天的水溫可以再降低少許。
每次沖完涼後要用棉質的毛巾幫BB抹乾全身,尤其是皺摺位,可輕輕拉開周圍的肉,用毛巾徹底印乾所有水,否則水迹藏在摺位亦很易引起熱痱。
室溫最好保持在攝氏22至24度,盡量將所有窗戶打開,有需要時可以開風扇或冷氣,令BB不會過熱而大量出汗。
尿布疹即尿癬,出現在經常押尿布的屁股位置,其起因是更換尿片次數不足,令皮膚長時間處於濕和污糟的狀態下。皮膚受到尿液內的阿摩尼亞及其他化學物質刺激,令皮膚出現疹狀物及紅腫。一般來說尿布疹會發生在初生至18個月大的嬰兒身上,隨着減少着尿片的次數,尿布疹的出現亦會相應減少。
尿布疹無時無刻都會發生,無分季節,起因多是在嬰兒小便後處理不善,令到屁股受罪。所以要避免尿布疹的首要條件就是學懂適當的護理,以下三個步驟相當重要。
好多媽咪都忘記,和BB換片前要洗手,其實在換片前後洗手這個步驟非常重要,雙手乾淨可避免在接觸嬰兒時有細菌交叉感染。
每當尿布一濕時就應即時更換,不應等到全條尿片都滲滿尿時才替換,因為尿中所含的阿摩尼亞是導致尿布疹的元兇。在嬰兒小便後,記緊要用嬰兒柔濕巾徹底將屁股四周的範圍抹乾淨,最好選用含潤膚露成份的柔濕巾,有滋潤及保護作用,可預防下次再瀨尿時受阿摩尼亞或細菌的感染。
清潔完小便後,媽咪不妨將BB放在軟墊上,先不要押上尿片,讓屁股仔可以透透氣、吹一吹風,令皮膚毛孔可以有透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