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雖然近年港股市況欠佳,但無礙證券界的創業雄心。兩名投資銀行家──顧福身及張睿佳逆市成立凱利融資,銳意進軍三大業務:一般企業融資、協助企業民營化,及一般收購合併。
顧福身說內地企業融資需求強勁,但部份私人投資基金投資額不能低於1000萬美元,內地企業的資金需求卻多只是100萬至200萬美元,而且以往一兩年才出現的資金需求循環,已縮短至6至9個月,凱利遂主力為這類企業尋求資金。
他表示,有數個項目已達最後階段,但因非典型肺炎叫停。「uncertainty好厲害,好多業務停咗,投資者唔敢入中國做財務審查,企業亦出唔到中國。」
猶幸沙士風暴沒有令外資看淡中國的投資環境。根據顧福身的接觸,外資認為香港制度好,對中國也未有負面看法。張睿佳指出,4月中國推出新政策,外資可以發新股收購中國企業,相信可刺激內地的購併活動。
另外,他說本港近來對買殼活動仍有需求,估計約三分二來自中國資金,其餘為本港及海外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