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籲郊遊勿接觸野生動物<br>日內捕捉果子狸驗病毒

漁護署籲郊遊勿接觸野生動物
日內捕捉果子狸驗病毒

【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日內將捕捉香港境內的果子狸,檢驗牠們是否帶有導致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署長陳鎮源昨呼籲市民,郊遊時不要隨便接觸野生動物,以免被傳染不知名疾病。

港果子狸數目不多
陳鎮源昨日出席一個有關「嘉美鷄」的記者會後指出,果子狸晝伏夜出,膽子小,愛在叢林活動,與市民接觸機會不高;各郊野公園安裝的紅外線探測器,過去曾發現果子狸活動情況,而近年本港果子狸繁殖數目不多。
香港大學及深圳疾病治療及預防中心前日公布,在果子狸的糞便樣本中找到冠狀病毒,相信是牠們將病毒傳給人類,導致爆發非典型肺炎。陳鎮源透露,漁護署將於短期內,派員捕捉數隻果子狸檢驗,以確定是否帶有與「沙士」患者極為相似的冠狀病毒。
陳鎮源指出,本港於一九九四年起禁止輸入活生生的果子狸,只有少量果子狸凍肉從外國進口。漁護署與海關一直加強合作,打擊走私果子狸來港。果子狸現時屬於受保護動物。
嘉道理農業研究所所長陳鑛安提醒市民,過去豬、牛、羊身上的病毒,雖然傳染給人類機會不高,但也曾有某些病毒傳染給人類,情況不容忽視。
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昨在衞生署每日滙報記者會上指出,入口急凍果子狸肉主要是在秋冬時應市,她相信現時專家在果子狸身上找到冠狀病毒後,市民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吃果子狸。

烹調或致交叉感染
陳馮富珍引述醫學意見表示,高溫可殺死病毒,所以將果子狸肉煮熟食用,基本是安全的;但在烹調過程中,要避免出現交叉感染,以免果子狸的糞便或分泌物污染食物,而導致人類受感染。
不過,世衞動物傳染病項目統籌員FrancoisMeslin指出,目前仍難以肯定是果子狸傳染冠狀病毒給人類,但這個可能性確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