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非典型肺炎災難中,醫護人員捨身救人的情操得到國際讚揚,但部分市民衍生的歧視態度,卻連沒染病的人也受害。年近古稀的麥根,原本靠做看更養活自己及老伴,無奈因住在曾爆發疫潮的牛頭角下邨,竟被當成潛在的帶菌者,遭任職的大廈居民歧視,結果搵食飯碗被打爛,兩老很可能被迫申領綜援。 記者:倪清江、黎國強、蔡建豪
【本報訊】自非典型肺炎爆發後,平等機會委員會已收到五十一宗與「沙士」相關的歧視投訴,類似麥根的個案亦有,一名女士因男友是醫護人員,竟被當作危險人物而遭裁退。麥根表示,或會向平機會投訴,以爭取合理待遇。
人稱根叔的麥根,於九七年回歸日起,在深水埗鴨寮街運福樓當看更,每日早七晚七。現年六十九歲的他,與年紀相近的妻子同住牛角下邨第十一座,有一名獨子在內地;兩老一直靠根叔每月四千六百多元的薪金自力更生,現時惟有靠每月兩人千多元「生果金」生活。
早於四月,牛頭角下邨有多達三十名住戶感染非典型肺炎後,麥根表示,管理公司已向他表示有住客投訴,不想他在大廈任職。之後他便放假一周作自我隔離,但到上月十七日復工時,管理公司又向他稱續有住戶投訴,要將他調往荔枝角道另一大廈工作,但他不同意,「我同呢哋街坊熟,做得開心」,最重要是「我又冇病」!
結果他簽了一份自願離職信,但其實是被迫辭去工作,連長期服務金也失去。根叔覺得受到居民歧視,「有病我就唔會返,但係我冇事,(住所)隔離左右都有返工,淘大E座嘅人都有返工啦!」他拒絕調職,是怕再被他人歧視。
協助麥根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昨日表示,已收到多宗關於非典型肺炎的涉歧視投訴,多是被迫放無薪假,未有如麥根的個案般極端,涂謹申說:「原來世上都有住址歧視,真係冇諗到,唔知將來會唔會有姓名歧視呢?」本身是律師的他認為,麥根是被人懷疑或有人擔心他受到感染,這樣對待他的人,可能觸犯《平等條例》中的《殘疾歧視法例》。
麥根原任職港置物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運福樓的管理主任徐先生昨日接受查詢時表示,多次收到該大廈有住戶認為麥根住在牛角頭下邨,要求將他調離,於是先讓他休假;但復工後仍有住戶投訴,遂安排他到附近其他大廈工作,但他拒絕,於是當自願離職處理。
平機會發言人表示,自爆發疫潮後,該會共接到四百多個相關電話查詢,當中有五十一個是投訴,該會正跟進其中十五宗個案。她透露,投訴多涉及僱傭關係,如有一名女士因男友是醫護人員,僱主要求她提供健康證明,但最後還是將她解僱,事件涉及歧視。
發言人解釋,在歧視法例中,不一定要歧視患病人士才是犯法;如果有人因基於某種疾病而受到歧視,雖然本身沒有染病,也可構成違反歧視法例,如數年前發生的麗晶花園個別居民涉歧視九龍灣基層健康護理中心及護養院員工事件。
發言人續稱,從麥根的個案,初步顯示他被人歧視,至於是居民或管理公司違反平等法例,則要待調查才可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