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持續 小商戶叫苦

通縮持續 小商戶叫苦

【本報訊】本港連續五十四個月錄得通縮,上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一點八,政府發言人表示,跌幅仍未完全反映非典型肺炎的影響。

沙士影響未反映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上月份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一點八,表面上較今年三月百分之二點一的跌幅為小,但這主要是由於政府去年四月寬減水費、排污費及差餉,若撇除這個特殊因素,四月的跌幅實際上較三月擴大了百分之零點二。
各項消費項目中,耐用品的跌幅最大,其餘依次是衣履、住屋、雜項服務及外出用膳等,電力、燃氣及水則上升。政府發言人表示,跌幅並未完全反映非典型肺炎事件,下月公布的新數字會看到非典型肺炎的影響。
通縮和疫潮的陰霾下,不少小商戶叫苦連天,在銅鑼灣經營咖啡店的陳先生說:「沙士爆發初期,好多公司都唔畀啲員工出街食飯,令我生意大跌三成。」

學者:或更嚴重
城大經濟及金融系講座教授張仁良表示,世界衞生組織雖然撤銷對香港的旅遊警告,但遊客仍需要觀望多數個月才會有信心來港,拖慢經濟復甦,政府原先預計通縮期在本年底完結,將不能達到,政府財赤也會惡化。
科大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表示,疫潮令大小商戶以形形色色的優惠吸引巿民,實際的物價跌幅比政府收集到的數據大,潛藏的通縮問題可能更嚴重。

王先生說錢幣等收藏品的生意並沒受非典型肺炎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