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捐款即撤旅警 時間巧合

中國捐款即撤旅警 時間巧合

香港一夜之間獲世界衞生組織撤銷旅遊警告,不能不算是這次非典型肺炎中的「奇迹」。但是,「奇迹」的背後,除港人(特別是醫護人員)努力外,相信主要還是副總理吳儀以強大國力作後盾,到世衞總部所在地瑞士日內瓦進行外交游說,並捐出一億美元(約七點八億港元)給世衞成立研究SARS基金的結果。
直至昨天,本港的SARS患者留院人數還有一百四十多人,衞生署之前還估計,要三星期之後留院人數才可降至六十人以下,才滿足世衞撤銷香港旅遊警告的最後一項條件。可是,留院人數在一夜間突降至五十九人,而世衞又在沒有提出任何質疑下,宣布撤銷本港旅遊警告,兩者配合得天衣無縫。更奇者,即使廣東省疫情如謎,是否符合世衞定下的三大條件還是疑問,世衞亦照單全收。難免令人質疑,這是一項政治決定。

大細超 世衞已非首次
世衞「大細超」表現已非首次。越南(嚴格而言只是河內市)僅得六十多宗個案,五人死亡,世衞亦對她發出旅遊警告,並要她符合所有條件後才獲解除。可是,疫情遠為嚴重的多倫多市(一百四十宗個案及二十三死),卻在加國官員到世衞組織抗議後,其旅遊警告幾天後就已撤銷。箇中原因,除世衞專家的專業判斷外,金錢亦起了重要作用。
世衞是聯合國轄下一個機構,由一百九十二個主權國家組成。跟其他聯合國組織一樣,世衞同樣是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擁有三千五百多名僱員,本年度的總開支達到二十二億美元,每年都要為經費而大費周章。
世衞經費主要有兩個來源:各成員國的年費,以及企業、民間的捐款。加國政府每年向世衞交付一千萬美元年費,加上一億七千萬的民間捐款,加拿大每年為世衞貢獻一億八千多萬美元,幾佔世衞每年經費的一成。相反,越南每年僅能貢獻三萬美元,中國則有五百多萬。在此情況下,世衞能不「尊重」加拿大的意見嗎?

捐八億 助世衞設基金
吳儀日前到日內瓦參加世衞年會時,已表明會捐款給世衞成立應用於SARS的研究基金。碰巧的是,在宣布撤銷粵港旅遊警告前幾小時,世衞亦同時宣布成立一個二億美元的非典防治基金,主要用來幫助中國對付非典向中國政府的捐款佔一億美元。世衞解釋,成立這個基金是因應不少在中國設有分公司的大企業的要求。
無論這些跨國企業是應中國要求而捐款予世衞,還是中國政府直接出資,對中國而言都是一箭雙鵰之舉:一則可廣邀世界各地的醫療專家到中國協助抗炎,二則這些錢都花在中國老百姓身上。況且,撤銷旅遊警告之後,對粵港兩地的經濟都有莫大裨益。當然,以現時中國的國力,手上的外交籌碼多的是,其他國家更犯不着與中國抬槓,阻止世衞撤銷粵港的旅遊警告。
吳儀出征世衞雖為港人帶來喜訊,但並不表示本港疫情已完全受控。大家切不可放鬆防疫措施,否則一旦有外國遊客來港旅遊後感染,吳儀和本港醫護人員的心血就要白費了。
記者: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