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果子狸及貉身上帶有冠狀病毒,本港過去進口的果子狸肉食數量不多,至於活生生的果子狸更是禁止入口。不過,市民在郊野地區仍可發現果子狸,保育人士估計全港現時約有數百隻果子狸;至於貉,則未有在港活動的紀錄。
衞福局資料指出,○一年本地入口一百公斤果子狸肉食。活果子狸方面,漁農自然護理署稱,由於活果子狸可傳狂犬病,九四年起已不准入口。本地果子狸則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不能捕獵,違法者最高罰款十萬元及監禁一年。
據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保育主任劉惠寧指出,果子狸屬食肉目靈貓科動物,身形似一隻大貓,面部有黑白間,尾部較長讓牠可以平穩地行走於樹木。
果子狸主要食物是果實,但也會吃小動物,肛門附近有會分泌出氣味很強烈液體的臭腺,又名麝香腺。
貉則屬食肉目狗科動物,有時被人誤以為是狐狸,面相又似浣熊,體形和狼狗相若,愛吃小動物。劉惠寧稱,在廣東一帶都曾見過飼養果子狸及貉的養殖場,兩者都是中國人喜歡進食的野味。
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創辦人孫啟元指出,果子狸愛吃果實,是自然界的種籽傳播者,香港的樹林茂密也是多得果子狸。他又稱,果子狸是夜行俠,又愛爬樹,一般行山人很少會見得到,但果子狸的糞便則隨山可見,尤其是無草光禿的沙地上。
本身經營中式酒樓的食家梁文滔表示,本港近年已經很少人食果子狸,即使有也是由澳洲進口的冰鮮果子狸。他稱,昔日食客最愛以鮑汁冬筍冬菇扣果子狸,味道如羊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