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法國康城舉行的電影節,今年有二十套電影競逐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無獨有偶,數齣熱門候選電影均以批評美國或展露美國陰暗面為題材,令人不禁懷疑是美國攻打伊拉克激起的反美情緒反彈。不過,這些電影的導演強調沒有刻意在作品中傳達反美訊息。
該些電影包括丹麥導演拉茲馮特利雅﹙LarsvonTrier﹚的《Dogville》、加拿大導演DenysArcand的《TheBarbarianInvasions》和美國導演吉斯雲遜﹙GusVanSant﹚的《Elephant》。
《Dogville》(戲中美國小鎮名稱)由澳洲籍荷李活女星妮歌潔曼主演,講述一名拚命逃出流氓魔掌的女子獲美國一個小鎮的居民收留,豈料最終成為他們邪惡慾望的奴隸。故事旨在揭露人性道德的陰暗面。
導演拉茲馮特利雅說,這是個全球性的題材,選擇美國作為背景,是「因為他看到美國有很多廢話」。
加拿大導演Arcand承認,《TheBarbarianInvasions》(意即野蠻人的侵略)焦點是美國。他強調:「我既不反美,也不親美。美國主宰了世界,我們都是這帝國的子民,無論願意與否。伊拉克人對此已有所領悟。」
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導演吉斯雲遜在電影《Elephant》(意即大象)中,則將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九九年丹佛市哥倫拜恩高中槍擊案搬上銀幕,觸及了美國槍械管制法例爭議。
除以上三齣,還有被評為「平凡但值得一看」的荷李活老牌影星奇連伊士活導演的驚慄片《MysticRiver》,主角是辛潘與TimRobbins,二人均大力反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攻伊,可能會激起爭議。
另外,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周四表示,雖然法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表決中支持美國,投票贊成撤銷制裁伊拉克,兩國因伊拉克問題轉壞的關係不會就此改善,美國正減少兩國軍事聯繫。
但他周五在巴黎為籌備八國集團峯會出席會議時,與法國外長德維爾潘笑着握手。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