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網互連多爭拗港府諮詢存廢

固網互連多爭拗港府諮詢存廢

【本報訊】本地固網商間一直爭辯不休的第二類互連問題,又有新進展。港府昨日正式就互連政策及規管的檢討發出諮詢文件,檢討內容更包括,在本地固網市場開放7年後,政策是否仍然合適及有需要藉此促進電訊市場競爭及鼓勵投資。此舉意味有關制度可能作廢,電訊業者對此看法各異。

基於第二類互連安排,對營辦商日後如何提供服務、消費者利益、營辦商投資網絡意欲,以及電訊設施的競爭力均會有重大影響。電訊管理局亦強調是次為首輪諮詢,為期3個月,待搜集各方意見後將再發出諮詢文件,並詳列各項可行方案,期望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檢討。
本地固網市場自開放後出現種種變化,如互聯網盛行,對寬頻的需求及光纖應用等均產生新的問題。
是次檢討的內容,簡單而言,便是近年經營商一直就互連出現的爭拗,如應否繼續實施第二互連——如電盈批評新經營商藉互連搶客,及迴避直接投資、互連範圍是否涉及窄頻及寬頻、應用技術上只限於銅線、互連的地點及收費原則等。

市場變化條例過時
另外,高等法院昨裁決,電管局須擱置要求電盈(008)提供寬頻第二類互連予九倉新電訊的決定,待港府先完成互連政策的檢討。對於法院的裁決,電盈表示欣慰。
香港寬頻主席王維基表示,互連政策是因應政府95年開放市場時,假設新固網商因「樽頸」問題未能入屋而生,但去年底全港逾3000幢大廈已有新經營者網絡覆蓋,不需互連,反映假設錯誤。他重申,營辦商應該自資建網而非依賴別人,建議盡快取消互連政策。

營辦商應自資建網
九倉電訊市務副總裁張東林則反對,他認為,第二類互連在新固網商發展中扮演很重要角色,現時新經營者在「入屋」方面仍面對重重困難,公屋因有房署協助,可以直接鋪網,但私人屋苑,空間不夠、業權分散或管業處留難等是常見的障礙,反而「42元高昂的互連費用」才須檢討。
另外,港府昨刊憲建議將對外服的固定傳送者牌照年費減半,至50萬元,於下周三提交立法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