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朵的香檳玫瑰、一束束的芬芳百合,添上一盆盆的白色蝴蝶蘭,配上一點點的昏黃燭光,交織成暖暖如溫馨小屋的靈堂,陪伴着「香港的女兒」謝婉雯。靈前沒有哀怨的場面,未見呼天搶地的痛哭,即使心感萬般痛悲的至親,也強忍在眼眶內打滾的淚水,不想打擾女兒與夫在天國的「彩虹之約」。謝婉雯醫生走了,留下的是她仁愛長存的風采、捨己為人的精神。 記者:蔡朗清、蔡建豪、陸羽平
【本報訊】因照顧非典型肺炎病人染病殉職的屯門醫院謝婉雯醫生,昨在香港殯儀館以最高榮譽儀式舉殯。特首董建華率領眾高官,聯同九百多名醫護人員、親友及市民,送她最後一程。大殮儀式後,靈柩蓋上特區區旗送往和合石公職人員墓地浩園安葬。謝婉雯的雙親一直表現得十分堅強,以莊重心情,送別引以為傲的愛女最後一程。
謝婉雯的喪禮昨在香港殯儀館一樓基恩大禮堂以基督教儀式舉行,靈堂上擺放了數以千計的的鮮花,包括高貴的香檳玫瑰及芬芳的百合,加上三十多點燭光以及滿堂的白色布幔,氣氛莊嚴而不覺冷。
靈堂中央是謝婉雯流露着甜甜笑意的照片,上方掛上謝爸爸親題的「仁愛長存」橫匾,靈堂內擺放逾千個花牌,以及逾千張白色椅子,椅背纏上黃絲帶。謝婉雯的雙親及家屬坐在靈堂前,當中以謝媽媽顯得最悲痛,但她一直強忍着淚水,堅強地與致祭者一一握手道謝。
喪禮於早上八時開始,由敬拜會長老陳世強主禮,先由教友詠唱聖詩《因祂活着》,隨後由長老讀出聖經。謝婉雯的親友及一眾醫護人員均穿上深色衣服,各人沒有痛哭哀號,只全神貫注、默默悼念謝婉雯。
未幾,由謝婉雯的小叔陳偉中致悼辭,在莊嚴的儀式中牽起一陣漣漪;他聲線堅定地說,他的嫂嫂謝婉雯對兄長情深義重,嫂嫂一生經歷過三次「洪水」,但她未有畏懼,確信洪水過後會出現彩虹。
陳偉中說,第一次洪水是謝婉雯打算與他的哥哥陳偉興(Albert)結婚,其時驚聞未婚夫患上血癌,她依然選擇執子之手;第二次是兄長病發離世,嫂嫂堅強收起創傷,站起來醫治病人;第三次她自動請纓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自己雖因而染病,但「佢堅信洪水過後會有彩虹,同Albert喺天上嘅彩虹相聚」,嫂嫂已將無私的愛,奉獻給全港七百萬市民。至此,部份出席者不禁輕泣落淚。
儀式最後由基督教不同宗派共二十多名代表,向謝婉雯獻詩《奇異恩典》,以基督教最高形式向她致敬作結。
公祭儀式在九時開始,醫管局主席梁智鴻、行政總裁何兆煒、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立法會議員勞永樂、楊森、何秀蘭等陸續扺達,當中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一直啜泣。
十時半,特首董建華到達靈堂,辭靈儀式正式開始。雖然一般市民未能入內,但梁智鴻致悼辭時說出了眾人的心聲:「謝婉雯醫生的犧牲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們,甚至許多謝醫生的病人,或者與她素昧平生的巿民,都為了她的不幸離世而痛哭流涕,因為她用生命告訴我們,甚麼叫人性的光輝,以及泰山鴻毛的真義。」
特首率領高官與行政會議、立法會及中聯辦代表上靈前行辭靈禮,再由何兆煒、李國章、中大醫學院院長鍾尚志及謝婉雯生前好友等八人扶靈,期間謝婉雯的同窗好友蘇詠儀醫生不住飲泣,陳馮富珍至此已哭成淚人。
十一時許,靈車在警車的開路下離開殯儀館,門外有近百巿民親送謝婉雯最後一程。中午時分,靈柩送抵浩園,仵工慎重的將棺木放入墓地,親友紛紛送上鮮花。謝婉雯的身軀從此長埋黃土,然而一抔黃土,怎也不能掩蓋她的仁愛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