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界保私利拒讓步

工商界保私利拒讓步

距離二○○七年政制改革雖然仍有一段日子,但除了民主派外,工商界也開始為未來特首及立法會選舉制度改革進行研究和部署。有工商界人士坦言,政制轉變將影響未來香港政治權力分布。工商界絕不可以被民主派「搶灘」成功,主導政改輿論陣地。
對於第三屆特首選舉模式,部份商界人士指不外乎三個選擇:第一是沿用舊制不變;第二是擴大八百人選舉委員會,如增至二千人;第三則是在特首選舉中加入普選成份。

歡迎第三方案
有親中商界人士分析,沿用舊制的建議最保守,易受國際社會批評,但得到特首和部份保守的全國人大港區代表、政協委員和商界支持。
至於方案三加入普選成份,則最受專業人士以及年輕商界領袖歡迎,但會面對北京阻力。因此有人認為增加選委會人數,制訂引入直選特首的時間表,是現階段最可行的方案。

商界最後防線
至於立法會選舉,商界與民主派的戰場將是三十席功能組別。有立法會議員私下透露,民主派曾就未來議席變化,向一些商會及商界議員「摸底」,獲悉他們普遍不反對增加直選議席數目。例如由三十席分階段增至六十席,但對三十席功能組別和分組點票機制寸步不讓,認為是保障商界控制立會的最後防線。
但商界對三十席功能組別如何分配也有矛盾。有商家曾私下向政府建議,應借政制檢討機會重組功能組別,把一些欠代表性的界別刪除或重組,再引入一些新的組別。但當中又涉及政黨及商界既得利益,肯定到時又會引發另一場政治爭拗。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