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非典型肺炎影響各行各業有目共睹,不少人就想藉疫潮發財。廣州市近日有人爭相將「非典」註冊成商標,但由於「非典」兩個字目前太敏感,有關專家指能否成功尚難定論。
廣州市商標事務所國內申請部部長楊麗君透露,目前廣州已有一名市民以個人名義及一個企業委託他們申請將「非典」註冊成商標,所涉及產品主要是藥品和洗手液。
可是,早在廣州人「出手」前,山東省淄博市已有兩名市民,以個人名義將十種產品申請「非典」商標。若「非典」真能註冊成商標,依據商標法的「申請在先」原則,廣州已遲了一步。
內地一直將非典型肺炎簡稱為「非典」,而防治「非典」的產品均十分暢銷,精明的商人於是立即想到向商標事務所申請將「非典」註冊作為商標。
楊麗君表示,「非典」在醫學術語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故「非典」兩個字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從字眼上看,註冊成功的機會很大。但該詞目前太敏感,加上「非典」含有暗示某種功能,有「誇大」之嫌,亦不排除國家商標局會以「有不良影響」而不予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