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衞談港形象 有時過份保險<br>不除口罩難說服遊客

世衞談港形象 有時過份保險
不除口罩難說服遊客

港人對口罩的「不離不棄」,已經兩個多月了。被口罩緊包着半張臉的感覺殊不好受,世衞組織也指港人有時「沒有必要」地戴口罩,很難讓外國覺得香港已經安全;而衞生署則一直呼籲大家不要掉以輕心。到底港人甚麼時候才能露出收藏已久的鼻子和嘴巴,真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 記者:譚暉、翁煜雄、陳倩雯

【本報訊】港府正致力以未來三星期為目標,希望三周後留院的非典型肺炎病人人數,可以減至六十多人,以滿足世界衞生組織撤銷本港旅遊警告的所有條件。不過,各界對戴不戴口罩卻議論紛紛,衞生署仍然執着於戴口罩事宜,但那邊廂,世衞西太平洋區發言人科丁尼卻說,如果港人仍然時刻戴着口罩,連自己也未解除對疫情的恐懼,又怎能說服外國旅客,相信香港已經安全?
科丁尼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反問記者:「如果香港人仍在一般社交場合戴上口罩,而我們認為不必要的,那你可猜猜日內瓦(世衞總部)怎麼想?」他又說,檢討香港的旅遊警告,現已成為世衞優先處理的工作。

料三周內達世衞條件
他其後接受本報查詢時解釋,對於港人戴口罩的評論,只是他的觀感,並不代表世衞建議港人現在不要戴口罩,也和是否取消本港的旅遊警告無關。對於港府希望三星期後,可望滿足所有撤銷旅遊警告的條件,科丁尼不肯評論港府是否過份樂觀,但他說在取消旅遊警告問題上,「香港已靠近目標」。
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昨日在記者會上回應說,明白很多人對戴不戴口罩,抱着不同的看法;但她認為,在本港戴口罩仍然是合適的。她說,醫生、護士及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都要戴口罩;在人煙稠密的地方、密封環境和診所等地,也應戴口罩。不過,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市民則可考慮不必戴口罩。她又鼓勵市民在家中應該多開窗,讓空氣流通。
衞生署副署長梁栢賢昨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上表示,一般非典型肺炎病人的療程為期二十一天,署方預計現時留醫的一百七十八名病人,三周後可全部出院。以每日新增三名病人計算,屆時新增的留醫人數約為六十多人,即符合世衞對撤銷本港旅遊警告的要求。

戴口罩代表有公德心
不過,醫院管理局專業及公共事務總監高永文補充,指上述的推斷是基於一般的治療,但若再有病人要入住深切治療部,又或者留在深切治療部的時間較長,則要重新計算所需的時間。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則認為,除非身為醫護人員,或帶病在身,否則,「一般市民冇乜必要,係可以唔戴口罩」。但戴口罩是否影響本港的國際形象,他就說,「好多日本人自己有病嘅時候都會戴口罩,但係無影響到佢哋嘅形象,反而代表佢哋有公德心!」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余鵬春說,到了非典型肺炎的疫情真正穩定的時候,協會便會考慮向各會員發出「除口罩」的建議,但最終仍要由個別機構自行決定。他說:「起碼要等到冇新case,我哋先會考慮幾時出建議,𠵱家重係言之尚早。」不過,他說,愈來愈多市民放下口罩,證明港人的信心與日俱增。

香港近日疫情漸趨穩定,估計市民快將可退下防線,令街頭重現一張張亮麗俏臉。
梁祖彝攝

香港近日疫情漸趨穩定,估計市民快將可退下防線,令街頭重現一張張亮麗俏臉。
梁祖彝攝

香港近日疫情漸趨穩定,估計市民快將可退下防線,令街頭重現一張張亮麗俏臉。
梁祖彝攝

Cola(中七學生):「我一路都冇戴口罩,我信香港係一個安全地方,香港人唔使咁擔心。」

蕭小姐(中學生):「我覺得戴口罩好辛苦,所以去空曠地方就唔戴,但去人多嘅地方,就一定要戴口罩。」

翁先生(大學二年級):「如果香港可以做到零感染嘅話,就應該幾安全,市民就可以唔使戴口罩出街。」

Winnie(中四學生):「香港要做到冇人感染肺炎20日之後先算叫安全,市民就唔使戴住個口罩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