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反二十三條立法大遊行,將是香港市民向董建華過去六年倒行逆施的最有力控訴。整個政府以及董建華的保皇聯盟,均想盡辦法減少「七一」遊行人數。獲董建華力保留任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與立法會議員李卓人等見面時,竟要求民主派「唔好搞咁多(反)二十三條遊行」,令人質疑政府是否真的願意聆聽大眾對二十三條的心聲。 記者:莫劍弦、陳廣慧
【本報訊】特首董建華四年前私下叫支聯會主席司徒華,「不要搞紀念『六四』活動」;四年後,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又私下叫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唔好搞咁多(反)二十三條遊行」,原因是現在要團結社會,重建香港的國際形象。李卓人批評梁錦松「荒謬」,學者張逸峰則認為「有政治智慧嘅,就應該避免講呢樣嘢!」
李卓人與街工議員梁耀忠以及代表衞生服務界的議員麥國風,昨與梁錦松見面商討振興經濟建議。李卓人會後表示,考慮到《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勢將影響香港的言論及新聞自由,削弱本港的競爭優勢,他在會面中要求政府擱置立法,保持香港現有經濟優勢。
李卓人認為,只要政府宣布擱置立法,外國傳媒除會大力報道外,也會讚賞特區政府從善如流,對政府在疫症後重建國際形象絕對有幫助。但梁錦松即時拒絕,反而強調二十三條立法只會增加香港優勢,因為在立法之後,香港和國家會更安全、更穩定、更易吸引投資者。
李卓人引述梁錦松在會面結束前「語重心長」地勸告他和其他民主派人士,為了團結社會,「唔好搞咁多(反)二十三條遊行」。李隨即反駁說:「你哋擱置(立法)我咪唔搞!」
李卓人批評梁錦松「荒謬」,因為問題在於政府不理市民反對,一意孤行立法,削弱香港優勢,招來外國傳媒的批評,而影響香港國際形象的並不是遊行集會。
有份出席會面的街工議員梁耀忠說,當時李卓人叫政府不要再搞二十三條立法,就可以改善香港形象,怎知梁錦松反指民主派七一不要搞反二十三條遊行,這樣更加可以改善香港形象。麥國風更指梁錦松稱二十三條已經好寬鬆。麥認為梁錦松不惜一切要幫董建華政府,無所不用其極。本報直到截稿前,仍未接觸到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作回應。
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助教張逸峰認為,梁錦松並非負責二十三條的官員,叫人不要去遊行只會「壞事情」:「政府重叫緊人表達意見,阿松咁講除咗多餘之外,更加有壞影響,有政治智慧嘅,就應該避免講呢樣嘢!」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批評,梁錦松應該尊重市民集會示威權利,「二十三條未立已經咁樣,立咗重得了?」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則相信,梁錦松明知李卓人不會聽他的說話,目的只是「表現畀中央睇佢有做嘢。」
另一方面,在昨日的《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會議上,獨立議員余若薇質疑有關非法披露中港資料的立法條文中,若資料的「性質」相當可能危害國家安全,有關的披露即屬具有損害性,範圍太闊。她說:「任何涉及解放軍嘅資料『性質』都可以係保密,你披露嘅資料內容,無聊到好似解放軍飲幾多杯茶都有事。」法律界議員吳靄儀也認為,政府只考慮資料的「性質」而非「內容」,應該在條文中加入公眾利益作為辯解。
此外,民建聯主席曾鈺成則指出二十三條立法條文的矛盾之處,由於現行的《盜竊罪條例》中,進入一個處所偷走一張文件已犯盜竊罪,但進入處所把文件影印、拍照儲存或抄下內容並不犯法,結果若有人偷偷走入一個公職人員辦公室,影印一份機密文件然後作出披露並不違法,他要求政府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