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學者指 抗炎問題癥結<br>沙士危機推動政改

社科院學者指 抗炎問題癥結
沙士危機推動政改

中國新領導鐵腕炒高官,雖然特首認為有關問題「膚淺」,但中國領導層高級智囊卻看透官員由公民直選產生對抗炎的重要性,社科院政治學者白鋼直指內地官員抗炎不力,實與他們並非民選密切相關,而這次沙士危機相信會為明年全國人大修憲及進行改革鋪路。 中國組記者

【本報訊】中國社科院是中國領導人的最高智囊機構。身為該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白鋼教授說:「SARS危機成為促進中國政治改革的新契機,將給中國未來的政治生活帶來不可小覷的積極影響。」他相信內地的官員直選制度將因此取得突破。

明年修憲可望改善
白鋼接受本港親北京的《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中國官員抗炎不力,與他們的任職基本是由上級「選拔」而非公民選舉產生有密切關係。因此,在SARS爆發初期,有些官員輕視民生;現時個別地方仍在大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
他指出,面對疫症擴散的考驗,新一屆領導人鐵腕撤換高官,疫情透明化,又頒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改革行政運作,提高應變能力。他強調,事件對中國未來政治改革的影響不可低估,尊重公民知情權以及相關言論壅滯和新聞失真等問題,將在中國明年修憲時得到改善,中國憲政改革會很快提上議程。
這位長期研究中國政治改革的專家認為,沙士危機暴露中國行政組織形式、結構形式、運作規則及監督機制等都極需改革,明年有必要對憲法的相關條款作出修正,從而為組織法、選舉法及監督法等一系列法規的完善鋪平道路。
白鋼強調,鄧小平講過,五十年後,全國範圍內就可以實行直接選舉。目前雖然只有村級直選,但相信由此開始走中國式的民主道路,前景是光明的。
另外,中國昨日新增感染個案只有十七宗、五死(表)。沙士已重創北京旅業。「五一」期間,北京旅遊區僅接待遊客十九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九十五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