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人特別受器重 逾五成選委成員<br>特首任命諮委被指「報答」

33人特別受器重 逾五成選委成員
特首任命諮委被指「報答」

【本報訊】立法會今日會就政府如何確保包括廉政公署在內多個法定及諮詢組織,如何在執行職務時保持獨立進行辯論;而一個由民間團體所做調查發現,在政府法定及諮詢組織中,絕大部份由商界人士把持,其中有三十三人更身兼七個或以上法定及諮詢組織成員,其中逾半同時是選出特首的選委會成員。負責研究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張超雄形容,諮詢委員會已成為特首的「政治報答」,愈來愈少另類聲音。
民主動力、香港民主促進會及劉慧卿議員辦事處昨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他們就香港政府法定及諮詢組織研究。本身是民主動力副召集人的張超雄批評,民政事務局並不合作,不肯公開所有資料,他們需要在互聯網上收集。
在四百零三個法定及諮詢組織中,扣除負責上訴及裁判組織後,餘下有政策影響力組織有一百零三個,發現其中有一百二十二人獲委成為四個組織的成員、九十八人獲委五個、四十五人獲委六個、三十三人獲委七個或以上諮詢組織。

任期違規超越六年
張超雄表示,這三十三個特別受特首「器重」的社會人士中,大部份來自商界,五成以上更是有份選出董建華的選委會成員,顯示諮委會的任命與特首「政治報答」有關連;而商界主導諮委會,更令諮詢委員會內缺乏民間及獨立聲音,未能發揮收集民意之效。
他又批評一百零三個組織中,有六十個組織出現有委員已服務六年以上,違反政府內部規定,即不許獲委任超過六年;而其中二十三個組織更有兩成成員委任期超過六年。
民政事務局發言人回應說,政府3885位諮詢委員會成員中,只有三十三人有多過六個委員會,比例上少於百分一,至於不合作問題,發言人稱其實每次他們已盡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