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作風 西方受落

務實作風 西方受落

【本報訊】國務院副總理吳儀首次以衞生部部長身份出席世衞年會,連日來既要為中國「沙士」疫情與各國代表周旋,又要回應台灣爭取加入世衞的議題,還要為香港打打氣。專家和學者都認為,吳儀表現務實、開放,相信較能為西方社會接受。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吳儀作風一向硬朗,當年在世貿談判桌上面對談判對手,嘴裏絕不相讓,但在今次世衞年會上,沒用「壓迫性」態度去談判,反而擺出「自我反省、講道理」的表現,更能獲國際社會接受。「如果重去窒人,輸梗,因為中國初時確係做得唔好。」

不講官僚式空話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也認為,主管外經貿事務的吳儀向以強硬、能幹見稱,今次在世衞會議上她能採取開放、務實的態度,不用中國官僚慣講空話的方式,來回應國際間對中國疫情的質疑,既承接中國新領導層相對較開明的作風,也較能與西方社會接軌,符合西方對中國新領導層的看法。
對於她挺董的言論,劉銳紹形容是反映中央政策的表現,卻跟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當年為挺董而罵記者的效果截然不同,給人親切的感覺,較易為人接受,相信是與吳儀經長時間接近基層的訓練有關。
曾擔任駐京採訪工作的劉銳紹說,當年吳儀擔任北京市副市長,給他的感覺是對於原則性問題,她的自衞性很強,工作以外卻表現隨和。例如在一次記者會上,吳儀與一名俄羅斯記者針鋒相對,會後那名記者上前對吳儀說,很佩服她,要求與她握手、親臉,她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