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問題是死結 - 王岸然

失業問題是死結 - 王岸然

葉澍堃說失業率不會超過百分之八,是多少在本文見報之時已經知曉,但「保八」又如何?有何值得高興之處?更令人憂慮的是大勢,保八成功之中有多少是數字遊戲,停薪留職,開工無期,與失業又有何分別?分別只是老闆最終結業之時就連遣散費也逃避過去罷了。
唐英年一上場就說終其生也不會見到失業率回落到百分之二,一把烏鴉口加上一個無智慧無氣魄的腦袋,低下階層的失業者想依賴這個一開始已不準備負責的局長帶引香港經濟走出困境,設法創造就業,是奢望了。
就算沒有非典,香港的結構性經濟轉型,令學歷較差的工作人口在就業市場失去位置,是問題的死結所在。唐英年作為工業世家,對這個問題應深切明白,如何重振香港的工業,為低技術工作者尋求出路,是他的工作綱領,他有責任提出方向,定下政策,但他顯然沒有帶同腦袋當這個局長!
幾個月內,香港又多一批年輕的失業大軍,再加上兩年前為減緩失業而發明的副學士畢業生,今年為減財赤而大幅削減副學士學額,老中青三代皆失業,你能漠視這樣巨大的潛在社會危機嗎?
筆者也不希望只能天天在罵,政府可否認真面對問題,想想辦法?港人會自救,政府在政策上亦要配合,例如不要再偏幫財團利益,一句自由經濟就任令小商戶被競爭淘汰。港人在六七十年代是怎樣捱過來的?小市民在家從事小工業,上街做非法小販擺賣,這些政府禁止的事情,改為支持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