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鐵昨日正式發行首批5億港元零售債券,年期可長達10年。該公司主席田北辰表示,由現在至08年需籌集300億元資金,其中三成會在資本市場舉債,當中又以港元長債為首選。換言之,九鐵透過近兩次發債集資13億元外,日後可能要在債市集資90億元。
此外,田北辰認為,穩定的現金流對該公司業務,以至維持充裕償債能力很重要,故短期紓困措施如商場減租或優惠車票可以考慮,但改變結構性票價機制,則會對長遠的現金流造成影響,故他相信市場不希望該公司無條件減票價。政府正在檢討票價調整機制,他指出當中的「可加可減」建議,除非確定成本與票價掛勾,否則將損害九鐵的現金流以至長線還債能力。
今次也是首度有本港公司發行10年期港元長債,故一直推動債市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昨日特別出席發債儀式。據了解,今次九鐵成功發行長年期債券,由馬時亨在幕後推動,不但向對計劃有保留的公營機構游說,更鼓勵有關銀行向九鐵提出此計劃。
九鐵發行的債券分為5及10年期,票面息率為3厘及4.8厘(外滙基金債券孳息加0.18厘及加0.66厘),今日起在10家配售行發售;最小單位為5萬元。田北辰說,10年債息水平,在目前已屬不俗,九鐵原先傾向在海外市場舉債,但如今港元債市已可籌集如此長年期資金,而且毋須承擔滙兌風險。
連同上周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8億債券,該公司迄今已籌集13億元資金。財務及管理高級總監黎文熹說,若反應理想會加碼發行,九鐵需要資金的高峯期會是06年沙田至中環線動工後,但仍可能在息率吸引時提早集資。
在肺炎肆虐下,田氏說九鐵4月份的本地線乘客流量較去年同期劇減逾兩成,過境乘客更下跌逾三成。不過,5月份首三周的本地線乘客量回升,特別是上周的乘客量跌幅,只較去年同期減少10%,反映客戶抗拒集體運輸工具的情況已逐步緩和。不過,由於內地疫情仍未受控,故過境客量仍未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