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應讓台灣成為防疫體系孤兒 - 盧峯

蘋論:不應讓台灣成為防疫體系孤兒 - 盧峯

是的,即使台灣成為世界衞生組織的觀察員,它也許仍然免不了SARS病毒的侵襲。是的,即使台灣成功加入世界衞生組織,她仍得靠本身的防疫、檢疫及隔離措施控制疫情。但是讓台灣盡快以觀察員或其他身份正式加入世衞還是有必要的,也符合台灣人民以至國際社會的利益。只可惜北京政府以抽象的政治利益、以不必要的政治考慮壓倒一切,運用政治壓力繼續封殺台灣加入世衞的申請,令台灣繼續成為全球衞生體系的「孤兒」,這怎不讓人非常失望呢?

應涵蓋所有地區
今次在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爆發的SARS疫潮充份說明,全球一體化絕不僅是經濟上、交通運輸上的概念,疾病預防、疫情控制同樣體現了全球一體化的影響。個別國家、個別地區的新疾病、新病毒已不再是個別國家或地區的衞生問題,而是整個國際社會的衞生問題,因為這些新病毒可以透過頻密的國際交往迅速傳到不同地方,造成廣泛的感染,威脅各地人民的健康。故此任何國際防疫或衞生體系都應盡量涵蓋全球不同國家及地區,以便盡快掌握不同地區的疫情,並協助當地政府處理及遏止疫情。可現在世界衞生組織在北京的壓力下把台灣這個亞太區極活躍的經濟及交通中心拒諸門外,等同在全球防疫體系開了一個缺口,令國際社會無法及時了解台灣的疫情、無法及時協助台灣遏止疫情,這不僅大大增加台灣二千多萬人民的風險,也大大增加國際社會在公共衞生上的風險。北京政府的做法不是害人害己嗎?

節骨眼上擺姿態
更何況北京硬要把政治考慮放在公眾健康考慮之上將對兩岸的政治關係造成深遠的壞影響。我們一直認為,要改善兩岸關係,必須從一些具體事務、非政治事務的合作開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令雙方逐步改善溝通、建立互信。像今次SARS疫潮,本該是兩岸合作的最佳時機;然而北京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堅持政治第一、堅持不讓台灣成為全球衞生體系的一員、漠視台灣民眾的健康需要,這怎不令台灣民眾寒心、怎不令台灣政府對北京更猜疑呢?這樣下來,兩岸關係怎可能解凍呢?
我們認為,北京政府既然願意讓台灣從經濟體的身份參與像世貿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更應該讓台灣以觀察員或其他身份加入世衞組織。跟經濟發展相比,公眾健康是更根本的問題、是涉及人命生死的問題;在這樣的問題上,北京政府不是該展現更大的善意、更大的彈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