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長科急升有跡可尋

投資學堂:長科急升有跡可尋

事先聲明,筆者並非事後孔明,亦非事先孔明,更非孔明,總之就不是孔明啦。今日只是想跟大家談一談市場智慧。
美國著名投資專家彼得連治(PeterLynch)常提醒投資者在投資時,最佳策略之一便是commonsense,近日筆者有所體會,值得跟大家一談。
數周前,在一個投資研討會中,被問到長江生命科技(8222)的走勢如何?當時其股價剛升破1.25元,筆者預期它應快將飆升,當日有參加的讀者可能亦有印象。
當時筆者所持的理由頗為簡單,長科數周前開始在全港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台,在晚上10時多的黃金時段贊助一個談論醫療護理的節目(假若你猜這電視台是亞視,則閣下可能不宜炒賣股票)。
各位可知道,贊助一個於全港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台黃金時段節目需要多少錢?這次長科肯花這麼多錢在電視台「大鑼大鼓」的行動,筆者猜測應該不會這麼簡單,很大機會還有其他部署。
至於是甚麼部署,相信大家在近日報章中已可知道一二,建議各位翻查長科的招股價,這對預測其高位有一定幫助。同時,大家不妨留意過往一些新股在「潛水」後的演變,尤其是逼近招股價時之走勢。尚有其他更激的,留待日後再談,先讓本文降降溫。

commonsense有助短炒
筆者察覺commonsense對短線炒賣有一定幫助,故各位不妨經常留意身邊的事物,有些時侯亦可提供一些投資idea。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可能部份朋友在數周前香港電台《晨光第一線》節目中曾聽到。話說數周前,市場不斷傳出有關國泰航空(293)不利消息時,例如乘客大幅減少、員工放無薪假期等,當時好友曾智華不斷在節目中問筆者,為何國泰股價反而不斷上升?令筆者不勝其煩。
當時筆者的解釋頗為簡單,因為股市並非一個絕對有效率的市場(notperfectlyefficient),雖然理論上股市是一有效率的市場──股價已將所有因素反映,可是基於消息發放的時差及更重要的人為因素,引致很多時股價不但已反映所有因素,更可能走在預期之前。
可是有些時侯,股價卻只反映部份因素,尚有些其他消息未反映在股價上,故基本上股市僅是半有效率市場(這理論留待日後再談)。
筆者認為知道原因用途不大,最重要是投資者當時所採取之行動,正如當日筆者在節目中表示,既然國泰股價仍未反映這些不利因素,反覆上升挑戰10元,這無疑給投資者一高位沽空的良機。
筆者察覺,通常PoorDad大都會問為甚麼今日股市會升咁多?為甚麼滙豐(005)會升咁多?不停地問為甚麼?為甚麼?RichDad大多不問原因,反而靜悄悄地行動。
老實講,專家(如筆者之流)大都在事後才解釋昨日股市為何升,有多少次專家是在事前便跟大家講的?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