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和梁錦松齊齊開工做抗炎善後。剛公布任命時,煲呔在輿論明顯勝了一仗,但近日阿松則在立法會議員心目中搶了幾分。
原來有議員不滿曾蔭權安排太少時間諮詢議員。話說董建華宣布任命煲呔搞清潔衞生時,民建聯第一時間約晤煲呔,反映意見,但司長告訴議員,他三個星期後就要交功課,時間緊迫,所以不可以單獨個別約晤政黨,改為安排不同黨派的議員同時見面。於是,上周五,十多位議員要齊齊見司長,反映意見。
但表明在世衞取消旅遊警告才推出經濟復甦措施的阿松,時間便充裕得多,於是便可以一如慣例,逐一會見不同黨派。連同一陣營的民建聯與工聯會,都獲安排不同時段見面。
如果說煲呔不重視立法會議員,肯定是天方夜譚。他提出的時間緊迫理由,也合情合理。不過,上周五有份出席見煲呔的議員則形容,十多名不同黨派議員聚集,每人一兩句,根本不可能講得深入,雙方甚至連暢所欲言地交流都做不到,見與不見根本毫無分別。兩方面各有道理,但煲呔和阿松總結事件,最應該記住的是:他們此刻正在天秤的兩極,任何一個細節都會被比較。
(本欄昨日提及李鵬飛在港台開咪做節目,拍檔應為曾智華。昨日誤寫為張文新,謹此向曾、張兩位致歉。)
周一至周五刊出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