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保住一個職位算一個! - 盧峯

蘋論:保住一個職位算一個! - 盧峯

兩日以來,數以萬計的市民頂着酷暑、頂着通宵輪候的疲倦,為的是爭奪三千多個馬會提供的全職、兼職職位。這樣「排長龍」搵工的情況,過去在香港相當罕見,難怪馬會主席夏佳理先生在開心之餘也感到難過,因為他也深深感到港人面對的沉重經濟壓力。

反映市民自助自救
是的,數以萬計的市民排隊搵工在香港的確很罕見,但這除了反映經濟市道惡劣外,更反映了市民自助自救、自力更生的精神,甚至明知成功受聘的機會不大,也不願放棄任何找尋工作的機會。我們認為,出現找工作的人龍,並不需要難過。甚麼時候港人情願坐在家中等領綜援而不願積極找尋工作,那才正是讓人難過。
毫無疑問,在非典型肺炎疫情衝擊下,香港經濟正面對非常困難的處境,個別行業更由於旅客大幅減少而陷於半停頓狀態;再加上香港就業市道在疫情出現前已出現弱勢,短期內不管開工不足率或失業率都會持續攀升。但是也應該看到,非典型肺炎的經濟影響是短期的,只要能在短期內成功控制疫情,香港作為區域性服務、貿易及金融中心的角色是不會被削弱的,而外國的商務及一般旅客也將在疫情過後逐步回流。因此,很多職位的喪失是暫時性的,當經濟活動逐步回復正常後便會恢復,市民對短期失業率回升不需過份恐慌。

貸款救市宜稍放寬
而為了減輕疫情對就業市場的震盪,我們希望各方面包括商舖大業主,勞資雙方能盡量以各種短期的特別安排如短期減租、僱員放無薪假、職位共享等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令企業能在收入大降下繼續運作,減低倒閉及大幅裁員的機會。國泰航空勞資雙方協議在四個月內全體員工包括管理層放無薪假四星期,以節省開支度過難關就是採取特別措施避免裁員的最佳例子。
除了私人企業、勞資雙方合力自救外,我們認為政府救市方案中的貸款擔保計劃也有必要稍為放寬申請條件,例如讓其他非指定行業的中小企業申請;例如不需要求九成股東擔保,只需一半或六、七成股東擔保等。這樣便可以令中小企業較容易取得貸款周轉,讓更多中小企業有條件撐下去。事實上政府的三十五億元救市貸款本來就是要當企業的「救命錢」的,現在很多中小企業已危在旦夕,原來計劃中那些不必要的限制怎能不盡快放鬆呢?難道要等企業的「血」都流光了,僱員都炒光了才修改嗎?在目前的非常時期,能保住一個職位就算一個,可不能再左顧右盼了。
﹙圖﹚萬計市民排隊搵工,反映本港經濟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