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1周發行的10年期定息債券反應甚為踴躍,集資逾130億元(見表),發債者更是耳熟能詳的頂級企業或公營機構。資本市場人士指出,這突如其來的熱鬧場面,主因是美國聯儲局局長格林斯潘本月初發表有關利率的講話後,當地長期息率(尤以10年期國庫券孳息率)迅速回落,驅使基金經理趁利率持續回軟前鎖定風險,帶動需求,加上非典型肺炎疫情在亞洲區漸穩,有利展開推銷及包銷工作。
鑑於企業籌集新資金的需求普遍不大,熱烈的發債活動能否持續下去,資本市場公會主席黃碧娟認為,要視乎長息走勢,以及此舉對企業司庫考慮提前融資以償還舊債的誘因有多大。
她認為,「目前籌組10年資金的利息成本,比2年前借的5年期資金更平」,半官方機構與A級企業的信貸息差只相距10多20點子,企業提早再融資既可節省利息,並可將資金投放其他較高回報的定息工具上。
他說,機構投資者在現水平鎖定10年利率風險,可為十分化算。
市場估計聯儲局下月底議息時極可能減息,新加坡發展銀行大中華財資市場銷售部主管馮孝忠指出,減息與否不會直接影響發債者舉債的時間,但格老在本月初講話後,卻令長期利率急跌,10年期國庫券孳息率回落近40點子至3.5厘,基金經理因擔心長息未能止跌,故盡快購買債券鎖死風險,帶動發債需求。
此外,肺炎疫情趨穩定及北韓軍事危機無惡化迹象,亞洲美元債券相對國庫券的信貸風險息差持續收窄,降低發行成本,以和黃(013)是次重開2013年到期的債券為例,息差(國庫券孳息加230點子)較對上1次重開時節省約30點子。不過,他認為除了如和黃等個別融資需求強勁的優質企業外,並無太多機構有強烈發債需求,藍籌公司也透過銀團貸款,借入更平的資金。
身兼滙豐資本市場大中華債務發行主管的黃碧娟指出,3月中疫症爆發後,銀行、企業及基金經理都忙於防疫安排,以及檢討內部工作流程,洽商中的債務活動自然停頓下來,目前疫情轉穩,一些包銷工作便再度「pickup翻」,特別是針對散戶的零售債券尤為明顯,如即將推出的九鐵零售債券,滙豐早於3月已獲有關公司委任為包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