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郵政為本港首家提供電子核證的機關,由2000年底推出數碼證書(e-cert)至今,截至今年4月底僅發出11.8萬張,其中六至七成為個人用戶。香港郵政總經理(電子服務)莫國榮承認,過去3年與商業合作夥伴投入大量資源推廣發展,但很多市民仍不知甚麼是數碼證書,反應只屬一般。吸收過往經驗,郵政署正不斷檢討服務,除加強教育及向市民推廣外,亦積極研究增加數碼證書應用範圍,如正洽商推出的電子付款服務。
莫國榮指出,經濟環境欠佳,商界投資亦愈形審慎,許多時須取決於商業氣候及回報等考慮,若要更快、更有效推出應用服務,只有透過與合作夥伴共同發展。他透露,郵政署正計劃與合作夥伴於短期內推出網上付款服務,形式類似過去郵局代收電費、水費等模式,由郵政署扮演中間人代客交收。
教育及推廣方面,自去年政府宣布,今年中開始分批為市民換領智能身份證,市民可選擇於於身份證內安裝數碼證書,首年更豁免年費。莫國榮承認,此舉是希望鼓勵更多市民使用,同時促進業界開發更多應用服務。屆時,香港郵政會在入境處的智能身份證換領辦事處設立服務櫃台,市民在辦理更換身份證手續時,可選擇加入數碼證書,日後透過配備智能卡閱讀器的電腦,便可進行各種網上交易/服務。
配合智能身份證推出,合作夥伴惠普已計劃7月在港推出內置閱讀器的電腦,他希望日後其他電腦商亦會跟隨。無意更換電腦者,香港郵政亦積極測試外掛的閱讀器,可供應用的型號現有20多個,其中5、6個已通過測試,該署計劃將合格產品型號刊登於本身的網頁內,估計每個售價由百多元至數百元不等;至於全港約100個自助服務站(生活站)亦會加設閱讀器。若發展理想,希望可令數碼證書數目升達300至400萬張。
目前香港郵政共提供7款證書予個人及機構客戶,包括個人、機構、保密、伺服器、個人銀行、機構銀行及去年推出的流動證書等。個人證書年費50元;機構證書首年年費50元,其後每年150元,並需一次過繳付150元行政費。至於使用電子證書提供的網上服務,則包括拍賣、銀行、電子政府、股票、投注及電郵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