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最大郵品展Veronafil<br>集郵愛好者寶藏

意大利最大郵品展Veronafil
集郵愛好者寶藏

經濟學最基本的理論是供應與需求決定價格,郵票市價最能反映這道理。一張平平無奇、印刷普通的郵票,只要發行量或現存量不多,價格可升值數倍至數十倍。集郵愛好者都希望得到這些郵票,因為他們知道,萬一珍郵落入其他集郵愛好者的手中,便可能永遠不會再在市場上出現。

在意大利維羅納舉行的Veronafil郵品展,每年舉行兩次,是集郵愛好者尋寶的好機會。這個始於1933年的展覽會,原先是每年舉行一次,自1968年增加至每年兩次。
這個意大利最大的郵票及郵品展覽會,適逢今年是第100次舉行,意大利的訊息部部長親臨參觀。除了郵票及其他郵品外,展覽會亦設有錢幣、軍事紀念品、電話卡等攤位,故此展覽場內需劃分不同展品區域,方便參觀者。

成年男士居多
入場人士無需繳付入場費,因為主辦單位希望藉着展覽,吸引更多人愛上集郵,特別是年輕一族。一名展商亦同意,愈來愈少年輕人有集郵的習慣,對未來的生意會有影響。
現場所見,逾90%的入場者是男性,年齡平均超過35歲。然而,上年紀的集郵者,特別是男性,卻最願意花錢購買心愛的郵票物品,因此展商仍然最樂意見到這批老主顧出現。

商人也來入貨
除了集郵愛好者到來參觀,很多郵票交易商亦到來「採購」。他們表示,郵票也有潮流之分,如歐元的推行,令很多人搜羅歐洲郵票。不過,郵票交易始終離不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貨品在市場上的供求。
相對而言,亞洲區的郵票或明信片,在這裏可賣得較高價錢,如有特別的歷史意義,售價會更高。例如世界上最昂貴的明信片,是一封由鐵達尼號乘客,在巨輪離開港口前寄出的,成交價高達1.6萬英鎊(約20萬港元)。
當然,在這個展覽會中,每件郵品的價值最多只為數千歐元;不過,千金難買心頭好,若能在這裏尋獲心愛的郵品,其滿足感又怎可以金錢代替呢!

Veronafil
展覽日期:2003年5月9日至11日(每年2次)
展覽地點:意大利維羅納(Verona)
展覽商數目:200家(郵品138家,其餘為錢幣、電話卡、明信片公司)
主辦單位:TheScaligeraPhilatelyandNumismaticSocietyofVerona
展場面積:1.1萬平方米
網址:www.veronafil.it
記者:梁詠欣

匈牙利畫家Ziltian曾到過Verona,其作品《TheCollector》被用作是次展覽的宣傳海報。

1945年印製的政治宣傳卡,售價由450至900港元不等。

19世紀土耳其蘇丹王賜給外國使者的勳章,鑲有真金及鑽石,售價54000港元。

每年展覽會,主辦單位均會印製紀念明信片,圖最下的一款是專為今年展覽會第100次而印製。

1999年的大會紀念明信片,適逢歐元誕生,故以歐元為明信片主題。

不同種類的放大鏡,乃鑑別郵票真偽的重要工具;價錢由30至170港元不等,若配有照明燈的,則要逾200港元。

1961年發行的意大利郵票,價值7200港元。

1964年中國為慶祝新安江水電廠落成而印發的郵票,一套4張售價為1300港元。

意大利有85%人口信奉天主教,因此印有教會人物的書籤亦深得收藏家歡迎,每張售價並不貴,十元八塊便可。

舊信封亦可變賣,若然完整無缺更值錢,這個於1911年寄往威尼斯的信封,售價要6750港元。

SovranoMilitareOrdineDiMalta(郵票發行組織)發行的郵票只供收藏紀念,不可用作郵寄。這套雀鳥郵票,約售35港元。

美國MonetaryResearchInstitute每季發行紙幣圖鑑;該組織亦會向各國中央銀行收集舊紙幣出售,圖中的舊紙幣每12張售90港元。

舊式的意大利身份證,售價近1800港元。

舊香港明信片,每張117港元。

世上第一張明信片於1869年在奧地利出現,原意是簡短的商業通知信,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現在的風景明信片。這些舊意大利明信片,每張10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