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近期投資者最熱門的話題,一定離不開:「美元究竟要跌多少?」、「澳元、加元及歐元等外幣的升勢可以維持多久呢?」眼看大部份外幣都已經高踞四、五年的高位,投資者希望知道應如何部署外幣投資的策略,是絕對正常的。
要分析外幣的升勢能否持續。首先便要了解美國的強美元政策究竟是否已經名存實亡。大約半年前,美國現任財長斯諾剛剛上場時,幾番「催請」才肯出來重申強美元政策仍然有效。筆者當時雖然半信半疑,但仍深信美國若放棄強美元政策,對其經濟百害而無一利,所以亦對斯諾這番言論投以信任的一票。現在細心回想,自己未免過於天真。
最近斯諾在不同公開場合所發表的言論,處處與強勢美元作對,令投資者對美元的前景充滿戒心。一星期前,他接受美國傳媒的訪問,更大談美元下跌可刺激美國出口,大大有利美國經濟;又重申不支持干預滙市,因為外滙價格應由市場來決定云云。這番「偉論」,更令美元跌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筆者相信,美國財政部已經暗地裏放棄了強美元政策,反而改為希望美元有秩序地下跌。只要美元跌勢並非「恐慌性拋售」,美國絕對不會貿然干預。
事實上,總統布殊自二千年上任以來,在外交上屢次取得漂亮的勝仗。九一一後反恐戰爭直取阿富汗、及以「解放」伊拉克為名,徹底瓦解多年死敵侯賽因的政權等等,都令他的民望到達高峯。可惜在對內的經濟方面,布殊便顯得一籌莫展。自二千年科網股的泡沫爆破後,美國經濟一直表現呆滯。雖有老謀深算的格林斯潘運籌帷幄,大刀闊斧地把美國的息口調至四十一年的低位,但對刺激美國經濟的作用似乎不大。布殊總統原以為可以大幅度減稅來刺激消費,但亦由於美國連年征戰,軍事支出浩大,間接令美國財赤日益嚴重,減稅計劃亦受到參眾兩院的重重阻撓。要知道布殊要爭取連任在即,若美國經濟未能及時復甦,必被其競選對手用作攻擊話題,亦令布殊能否連任,增加了一個極大的變數。在權衡利害後,布殊政府才會兵行險着,實行有秩序地「貶值美元」。
格林斯潘曾不止一次地重申,只要美國的大企業可以對前景增加信心,開始加快資本性的開支,如增建廠房、購買大型機器等,必定能增加就業率,從而令消費者更有信心花錢,屆時美國經濟復甦便有希望。海外市場對美國不少大企業仍然重要,美元下跌必能增加其競爭力及盈利,亦替美國經濟復甦打了一支強心針。再說,布殊若要爭取連任,美國大商家對其支持亦極其重要,所以美國摒棄強美元政策亦順理成章。可是美國的經常帳赤字每年仍達三、四千億元,亟需國際投資者不斷購買美國資產如美債或美股等填補。若美元遭恐慌性拋售,必然令國際投資者對美國資產望而卻步,美國經濟將產生更大的問題。所以斯諾亦要相當小心謹慎,只可容許美元有秩序的下跌。所以筆者不排除若美元跌勢過急,美國財政部亦會作出適量的干預。
依照筆者以上的分析,美元的跌勢仍然未盡,大部份外幣如澳元、紐元及歐元等都應再有上升空間。雖然現時數隻外幣已呈超買現象,但稍作調整後,歐元有機挑戰一點一八;加元應可重見一點三○;而澳元亦大有機會於今年到達○點七○的多年新高。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