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邨排泄物 兩家共用一渠<br>相鄰公屋污水互通

美林邨排泄物 兩家共用一渠
相鄰公屋污水互通

與鄰居碰面、多是點點頭,寒暄幾句;不過,一些住在沙田美林邨的公屋居民,竟不時要被迫看到、嗅到鄰居的大、小二便。結果,鄰居沖廁後,自家也要沖廁一次,以沖走對方的排泄物。這個令人惡心的污染問題,源於兩戶人家共用一條排污支渠的設計。難道住在舊式公屋的基層市民,就要承受這種不人道的居住環境,冒着容易傳染病毒的風險? 記者:譚暉、謝明明

【本報訊】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謔稱:「想不到香港有對沖基金之外,還有『對沖』廁所。」他昨日聯同一眾記者到美林邨美楊樓,觀看現場示範。鄭家富先在一六○二室的洗手間內,倒進少許墨汁,然後沖廁,不足一分鐘,在隔鄰一六○四室守候的記者,即看到室內的坐廁,開始湧出一點點黑黑的墨汁,明顯是由一六○二室倒流過來的沖廁水。

「以為住公屋係咁」
該單位的戶主劉太向記者表示,鄰居沖廁後,自己的坐廁鹹水不時會出現顫動,然後開始流出一些黃黃的排泄物。自己曾看過鄰居沖廁後「沖」過來的茶渣,甚至大、小二便,令洗手間因此不時傳來一些臭味。劉太早於九二年入伙,十年來問題持續,她曾經要求房屋署工程師進行維修,但情况並沒有改善。劉太說:「我以為住公屋係咁樣㗎,惟有接受囉!」
八二年入伙、住在八樓的裝修師傅梁先生也表示,有時一家人外出旅行數天,回家後看到坐廁鹹水已是黃黃的。並傳出陣陣臭味,間中更有一些「固體排泄物」。
他批評,房屋署完全漠視居民的感受,對這類投訴不聞不問。他強調,只要房屋署為每戶裝置獨立的排污支渠,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惡劣環境難以接受
鄭家富表示,美林邨在八二年入伙,共有三千九百個單位。他相信,除美林邨外,本港尚有很多舊式屋邨的排污支渠,採取相同的設計。他批評,這種惡劣的衞生環境,令人無法接受;而一旦其中一個單位不幸出現非典型肺炎的超級帶毒者,病毒即有機會通過沖廁水,傳到隔壁的單位,令居民十分擔心。

他解釋,導致問題的主因,是相鄰單位共用一條排污支渠,而支渠又是平行接通,然後駁入排污主渠。若主渠的排水力不足,污水及排泄物便會倒流到支渠的另一端。民主黨個多月前就非典型肺炎進行問卷調查,即接獲四十多戶戶主同類的投訴,要求房屋署作出改善。

設計符合當時標準
他表示,今日將約見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房屋)梁展文,要求署方盡快向受影響單位進行維修,並勘察全港公屋單位,掌握受同類設計影響的住戶數目。
房屋署助理署長潘啓迪稱,美林邨的設計完全符合當時的建屋標準,亦屬安全,暫無改變設計的需要。如果住戶發現有需要維修的地方,可通知該署職員,而該署自四月十八日成立維修隊後,對所有的投訴都會盡快處理。他又說,房屋署會定期更換損毀的裝置,但他暫未能提供採取同類設計的公屋屋邨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