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認同「男兒膝下有黃金」,奮戰後的男兒淚,又是否價更高?
在NBA,最廣為人知的「TheTears」,相信非佐敦在聯盟苦苦「掙扎」了七年,終於在九一年帶領公牛打敗宿敵活塞,奪冠後所流下的淚水更叫人動容;因為這一滴淚,令我們清楚知道就算是天才,要追求理想亦要付出非比尋常的努力才成。
對現今不少年輕人來說,他們不會明白這淚水的含義。因為已沒有人會為自己的夢想,不懈地去克服困難,自然難有這「倒吃甘蔗」的淚水;他們的淚水只會表達一樣東西:軟弱地向失敗妥協。
在湖人三連霸的年代。我對拜恩一直無甚好感,只覺得他是一個因人成事的「少爺仔」。直到今個開季,見到他賁起的肌肉,才發現這小伙子在不知不覺間已擺脫了過往。
對他來說,在挑戰四連霸的今季才是顯出自己身價的時候,尤其是隊友不知不覺已是贏得太多、無心戀戰;於是接踵而來的大三元、破紀錄的三分、關鍵時刻的致命投射,都提醒隊友,「我」已準備好代替奧尼爾,來帶領你們締造連佐敦都做不到的四連霸。
宿命難違也好、隊友不濟也好,最終冠軍失之交臂;拜恩流下的淚,和賽後他含淚說出的一番話令我動容:「我已準備好今晚在健身房操練,為下一季作預備;我極討厭這感覺(輸波),討厭得永遠不想再有!」之後對馬刺的推許,更充份流露大將之風:「我們可以找千萬個藉口,不過事實是馬刺確實比我們打得好。」
肩起勝負、慷慨服輸的氣概,是每一個球星蛻變成長的證據;這一滴淚令我相信拜恩真正到達超級球星的境界。毫無疑問今年屬於馬刺,但下個球季,再上層樓的拜恩要翱翔天際,又再有誰阻得了?
仙道彬
電郵: